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新书试读 > 正文

观看的眼睛 摄影师必读著名影像批判理论论著

0 2015-07-27 06:06:00   蜂鸟网   作者:格兰奇   责编: [读者稿]
本页查看全文

第一章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导论

  这部著作初版于1972 年,基于BBC 同名电视系列片而写成,它在艺术批评理论上非常有影响力。尽管该书与电视节目所讨论的案例一样,但它们在处理手法上略有不同,所以节目也很值得一看。对于摄影师而言,该书有个优点,那就是能够将摄影置于西方艺术的语境中进行讨论。对于批评理论的新手而言,它的优点是面向大众,并矢志于去除艺术的神秘色彩。因此,该书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该书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许多修读过艺术的学生还没有机会学习摄影,当他们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本书呈现了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

  那套电视系列片共分为四节,尽管该书分成了七章(其中有三章单独论述图像),但同样完整地覆盖了这四个领域。后文摘选了如下四章中的三章。

  第一章。在该章节,伯格指出了观看事物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以及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如何被认识所左右。他接着说明,许多图像的真正意义已经被学者掩盖了,被摄影的复制品改变了,也被货币的价值扭曲了。

  第三章。在该章节,伯格展示了在西方艺术中肖像及物体写法中的真实性问题以及这种传统如何被摄影延续。第五章。伯格在此处说明了,油画因其写实性,与拥有权和钱财的购买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油画渲染的是金钱的力量。下文并未摘选该章节的内容。

  第七章。在该章节,伯格通过评判性地观察现代消费社会和“广告”或者宣传照片,更为深入地论述了拥有权和艺术之间的关联。

 

观看的眼睛 摄影师必读著名影像批判理论论著
图1 柏林煤炭搬运工,1929 年 © 摄影集/SK 文化基金会—奥古斯特• 桑德存档,KÖIn/VG Bild/Kunst报纸,波恩(Bonn)和DACS,伦敦2005 年。摄影师—奥古斯特• 桑德(柏林煤炭搬运工,1929 年)。复制自美国国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Congress)藏品6586 Z62 -121 892。《观看之道》:第一章

观看

  伯格从语言和观看之间的关系开始谈起。他指出,观看和辨识先于言语。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世界的位置,但我们却用语言来解释这个世界。尽管如此,他还是认为,在我们所见和我们所知之间永远隔着一道鸿沟。他举出的例子是,我们看见太阳在围绕地球旋转,但我们知道并非如此。

  他先是提出了如下观点:我们先观看,然后使用语言来解释世界,就如我们的知识那样;然后他接着说,知识或者信仰会影响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这造就出一个动态的关系;兴许我们开始于观看和辨识,但最终还是会发展成这样一个系统:在其中,我们过去的经验或者知识会改变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比方说,今天我们观看火的方式与中世纪的人相异,因为他们相信地狱作为实体的确存在。

  观看的行为是主动的;它是一种选择的行为。我们观看到的是我们所注视的事物,以及围绕它的事物链。我们同样意识到别人也能观看我们,我们也意识到我们自己置身于这个可观看的世界中。结果使我们理解到,每个人观看事物的方式或会不同。这种视觉的双向(交互)性质,比口头对话更为根本。

 

观看的眼睛 摄影师必读著名影像批判理论论著
图2 刘易斯• 佩恩。摄影师—亚历山大• 加德纳,1821~1882年。复制自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品CWpb 04208。

图像

  伯格说,“图像是再造或者复制的景观……已经脱离了当初出现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分离可大可小,但所有的图像,包括照片在内,都体现出图像创作者的观看方式。进一步说,当我们在观看别人的图像时,我们对它的理解取决于我们的观看方式。

  伯格认为,制作图像是为了表现不在眼前的事物,但后来,图像比原来所表现的事物更具有意义,更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炼。图像现在提供了某物在旧时人们所看到的模样。其后,随着个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图像成为了特定艺术家的特定视角。任何其他事物都不如图像那样,能够把过去记录得如此出色,作品越见想象力,我们就越能够理解艺术家对世界的体验。不幸的是,当过去的图像被用作艺术品来展出时,它们的意义就会被臆断为诸如美、真理、形式等,因而变得含糊(神秘)了。当我们改变时,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也会永远随之而改变。然而,这种神秘化的后果就是,图像被置于遥不可及的境地,而且还使我们能够从历史汲取到的结论日渐匮乏。

  当我们看见过去的艺术品时,我们便有机会置身于历史之中。这种神秘化企图,妨碍我们真正地观看这些图像,我们因而被剥夺了属于我们的历史。伯格认为这是故意的,“……只因少数特权人物极力编造历史,它能从回顾的角度,将统治阶级的作用合理化……”。

  伯格以弗兰斯•哈尔斯的两幅油画为例:一幅是中老年济贫院的男管事,另一幅是女管事。在着手绘制这些肖像画时,哈尔斯是个穷老头,依靠画中人的救济为生。伯格援引了一部权威的艺术史,这本著作单纯以形式元素来评价画作,使用到的词语诸如“……浑然一体……令人难忘的对比……强烈的白色……”。这本历史著作进一步展开论述,批驳了那些认为单从画面就能够解读出画中人个性的观者。在伯格看来,这就是神秘化,他认为我们可以理解人物的个性,“……因为它与我们观察人物的方式相符……而且……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社会关系和道德价值可与之相比较的社会中”。伯格认为,这些人的个性、穷困潦倒的老画家以及他所依靠的济贫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幅画作的本质所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