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玩转器材 > 正文

Nikkor镜头一千零一夜

0 2005-03-23 17:00: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这一回,我们探讨一下S/L卡口(39mm螺口)可交换镜头,Nikkor-N 50mm f/1.1。

此镜头发表于1956年2月,是历史上第二支突破f/1.2大关的镜头(第一支为1953年帝国光学发表的Zunow 50mm f/1.1)。从此以后,各家超级大光圈镜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突破了f/1.0。随着各家积极投入此类镜头的研发,“比人眼还要明亮的镜头”第一次吸引了全世界摄影师的注意。

Nikkor-N 50mm f/1.1由Nikon设计部第三数学科科长村上三郎设计。他是1956年9月发表的W-Nikkor 35mm f/1.8的设计师东秀夫先生的得力助手。日本优秀的光学设计师们很少为行业外所知,只有大量的专利、论文,记载了他们的足迹。比如村上于1957年申报了Nikkor-N 50mm f/1.1的专利,并于第二年取得了美国专利。他的设计被认为是一项重要发明,超级大口径镜头的全新设计。

村上经过反复的设计计算,花了两年时间才制造出镜头的原型。那时光路计算的工具只有算盘和对数表,如此复杂的设计,需要怎样的毅力、意志和勇气,是无法想象的。


1. 镜头结构与特性

我觉得这支镜头最奇特的在于它基本上采用了Gauss结构。

与其他Nikkor镜头类似,ZUNOW 50mm f/1.1是Sonnar结构,然而,Nikkor 50mm f/1.1却与这个先行者大为不同,因为我想它最重要的出发点在于其补正设计思想。

这支镜头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在凸透镜中采用了当时新开发的稀土La3+光学玻璃,对于改善球差、像场的畸变、锐度和影像的平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组和后组增加的凸透镜,使得常见的Gauss结构相应的光学组放大倍率降低,焦差因此大大的降低了,这对于超大口径镜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相比之下,Sonnar结构则由于高倍率镜片导致的高焦差,使得它难于设计和制造,不是那么实用。

如果你有研究的话,可能会发现它与AZUMA 3.5cm f/1.8的光学结构很类似。似乎它们大约同时设计成功,两个思路相近的人交流了技术思想,互相受到对方启发,激发了自身的创造性吧。

但是在镜片选择和组合中,这两支镜头又截然不同——这就是摄影镜头设计的难点与乐趣之所在啊。


2. 描写性能与实拍表现

由于采用对称式设计,镜头的畸变极小,径向色差很微弱,解像力极高。球差曲线几乎是平的。这对于快速镜头是非常难得的。不过像场有极小的弯曲。

周边有难以察觉的彗差,而且晕映也导致了反差和解像力的少许下降。因此,当我们在剩余像差的基础上评价镜头的时候,虽然镜头中心由于球差较小,可以获得惊人的解像力,然而周边的彗差,使得镜头的表现大大的下降了。

直至今天,对称式镜头周边失光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当光圈接近最大的时候,“橄榄球”状失光和彗差导致了涡流状虚化。这也是很遗憾的,因为这类对称式结构同时还具有优秀的背景虚化水平,和大的镜头口径。

NIKKOR-N 50mm f/1.1毕竟是40多年前的设计,是全新型大口径镜头的鼻祖,因此用现代的评价标准不太合适。同时,我不得不指出,1977年著名的AI Noct-Nikkor 58mm f/1.2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NIKKOR-N 50mm f/1.1,它们中间可是有20多年的历史啊。

我个人曾经测试和评价过那个时代出现的几支高速镜头 (f/1.2 到 f/0.95),包括当时的ZUNOW 50mm f/1.1。

结论是什么呢?

NIKKOR-N 50mm f/1.1在同类中是出类拔萃的。甚至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从f/1.1到f/1.4,在正中心反差略有下降,但是解像力相对比较好。从中间到边缘,彗差逐渐使得反差下降,产生些雾翳。

在远场背景中,像场弯曲比较厉害,因此中间部位解像力下降,不过边缘又得到改善。虚化效果不好,背景产生“橄榄球”状弧形晕影。

f/2到f/2.8,无论中心,还是边缘,反差和解像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在f/2.8,整个画面,除了边缘的极少部分,都表现出锐利的影像,背景虚化极为优秀。

f/4到f/5.6,画面中心极锐利,背景虚化效果非常优秀。对于肖像摄影,f/2.8到4是最佳选择。

f/8到f/16,全画面都足够的锐利,不过反差有点高。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