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新书试读 > 正文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0 2009-02-27 07:15:52   蜂鸟网   作者:晋城摄影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图二是一幅以情绪感染来描述主题的作品。美国摄影记者劳拉·斯科汀在一个护士学校中捕捉到的画面。一位学员面对自己的体重大惊失色。情绪的感染力来自主体人物的表情,而这个表情是由于台秤的存在而体现出意义的。这两个因素对于这幅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缺一不可。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图三是一幅以现场气氛来描述主题的作品。美国首都华盛顿,几个无家可归者挤在一个暧气出口,借以躲避剌骨的寒冷。这应是从一组报道美国东海岸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的专题中选出来的。照片拍到的无家可归者给所有读者以强烈的震撼。精彩的画面本来应该吸引读者对美图的欣赏,但主人公的处境将这种好奇,无法回避地拉回到现实之中,让人们对这些流落在街头的穷人给与无限的同情。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我曾多次当面请教过,西方摄影师并不避讳将灾难拍摄得非常美丽。看过这幅画面也许我们会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摄影师需要用否种手段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当然出奇的美丽只是其中一种),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将主题强有力地体现出来。

    作者试图描述劳动者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生存状态。维修工的统一款式着装,休息的方式,墙上的字迹,街头已被遗弃的尚完好的沙发,甚至地面、墙面斑驳的痕迹,都在向观察者提供着大量的信息,丰富而立体地交待了大的社会背景,从而使一个看起来很偶然的瞬间,体现出充实的社会学、历史学内涵。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时身份本身(当然包括行为)就可以非常好地点明主题。这种繁重的劳动绝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去做的。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两个阿富汗难民孩子终于返回到自己的家园,高兴地跳了起来。早在1992年,阿富汗的内战便毁掉了这座城市。大的环境背景与孩子的行为结合起来,非常有效地点明了摄影师的意图。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由于环卫工人罢工,一位等待过马路的妇女不得不捂住鼻子躲避熏天的臭气。主体人物的动作、表情与背景上的垃圾相呼应,使主题得以顺利彰显。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