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新书试读 > 正文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0 2009-02-27 07:15:52   蜂鸟网   作者:晋城摄影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怎样阅读画面

    请注意,我在这里使用了“阅读”,而不是创作或拍摄。阅读就是欣赏。没用欣赏,是为了暂时回避玩味的意义,集中精力掌握正确的、基本的阅读方法。而创作或拍摄与欣赏而言,不过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创作是为了提供作品给人欣赏,不懂如何欣赏,怎样创作?所以,几乎任何创作,都是从学习欣赏开始。

    我们来看图一。这是一幅拍摄自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照片,一名警察和几个居民正抬着一辆轻骑摩托离开火灾现场。完成这一叙述的画面,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一组人物结合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画面的主体。这是人们拿到照片后首先要读的形象,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情节:抬着摩托跑;背景是街道和着了火的建筑。这个明确的背景,毫不含糊地补充了跑的原因,那里有火灾。宏观上看,这是非常利索的一种叙述,只用了两组形象,便圆满地完成了叙述任务。一般而言,我们要求摄影者都能够象这样利索地拍摄,越是干净利索,越容易让人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就象写文章一样,罗里罗索的文章没有人喜欢,而且越罗索,越容易把人搞糊途,最后大大削弱了作品的叙述力度。

    利索还不等于丰富。在作为主体的这一组人中,服饰交待了不同的身份:警察和居民;表情和动作交待了紧张、迫切的心情;锁着的摩托交待了他们是抬而不是推的理由,这车并非他们所有……情节在这里被层层细化。就这幅作品而言,主要内容也就如此,但对于优秀的摄影师而言,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更多的细节,并在拍摄时成功地体现到画面上(见其它参考作品)。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如果没有受到干扰,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围绕着某一主体(中心)形成有序的关系。这种关系中的秩序,导演、摆布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人们强调抓拍或偷拍。另一方面看,生活中的细节并非只能围绕着某一个主体而存在。两种不同的主体之间如果没有什么联系,它们“系统”中的细节也就可能没有什么联系,如果不小心拍摄到一个画面上,就会形成我所说的垃圾,或无关形象的干扰(有意利用的例外)。显然,这些无关形象是我们需要回避的。优秀的摄影师有许多方法来处理杂乱的现场。拿这幅作品来说,摄影师选择了离主体较近的方法(应该是蹲在那里等待,用小广角镜头),利用近大远小的道理和主体尽量充满画面的手段,强化主体情节,遮挡无关形象和多余形象,画面正是因为如此而显得非常利索。较低角度地拍摄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净化画面的方法,天空中的烟火刚好有效地营造了火灾的气氛。

    有用细节的显露与画面的净化同样重要。如果该让人看到的细节被遮挡住,或显露得不到位而让人感到很难受,我同样把它称为垃圾。最需要避讳的就是把脸挡住。大多数情况下,脸是交待现场气氛或内心世界最主要的窗口。优秀的摄影师可以在有众多人物出场的情况下,把每一张脸表现到位。其它细节也是一样,例如衣服上的破洞,手上的伤痕,某个微妙的动作,某个有用的物件等等。为了强调,有许多方法可以突出它;为了回避,有许多方法可以避开它,这有专门的系统理论,我们就不罗索了。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组沉了船的运动员在等待救援。画面只拍了水和船,隐藏去所有参照物,既最大限度地精练了画面,又大大突出了最有趣的情节,效果十分突出。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亚利桑那深红队(Arizona Cardinals)队员正在入场,对战圣地亚哥冲锋队(San Diego Chargers)。脚下的喷雾器为队员入场营造气氛。摄影者只拍防护棚下借着烟雾冲入场地的少数几个运动员的身影,主题交待得非常清楚,画面中的战前气氛显得十分浓厚。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