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新书试读 > 正文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0 2009-02-27 07:15:52   蜂鸟网   作者:晋城摄影 [转载]

怎样阅读画面

    请注意,我在这里使用了“阅读”,而不是创作或拍摄。阅读就是欣赏。没用欣赏,是为了暂时回避玩味的意义,集中精力掌握正确的、基本的阅读方法。而创作或拍摄与欣赏而言,不过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创作是为了提供作品给人欣赏,不懂如何欣赏,怎样创作?所以,几乎任何创作,都是从学习欣赏开始。

    我们来看图一。这是一幅拍摄自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照片,一名警察和几个居民正抬着一辆轻骑摩托离开火灾现场。完成这一叙述的画面,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一组人物结合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画面的主体。这是人们拿到照片后首先要读的形象,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情节:抬着摩托跑;背景是街道和着了火的建筑。这个明确的背景,毫不含糊地补充了跑的原因,那里有火灾。宏观上看,这是非常利索的一种叙述,只用了两组形象,便圆满地完成了叙述任务。一般而言,我们要求摄影者都能够象这样利索地拍摄,越是干净利索,越容易让人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就象写文章一样,罗里罗索的文章没有人喜欢,而且越罗索,越容易把人搞糊途,最后大大削弱了作品的叙述力度。

    利索还不等于丰富。在作为主体的这一组人中,服饰交待了不同的身份:警察和居民;表情和动作交待了紧张、迫切的心情;锁着的摩托交待了他们是抬而不是推的理由,这车并非他们所有……情节在这里被层层细化。就这幅作品而言,主要内容也就如此,但对于优秀的摄影师而言,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更多的细节,并在拍摄时成功地体现到画面上(见其它参考作品)。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如果没有受到干扰,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围绕着某一主体(中心)形成有序的关系。这种关系中的秩序,导演、摆布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人们强调抓拍或偷拍。另一方面看,生活中的细节并非只能围绕着某一个主体而存在。两种不同的主体之间如果没有什么联系,它们“系统”中的细节也就可能没有什么联系,如果不小心拍摄到一个画面上,就会形成我所说的垃圾,或无关形象的干扰(有意利用的例外)。显然,这些无关形象是我们需要回避的。优秀的摄影师有许多方法来处理杂乱的现场。拿这幅作品来说,摄影师选择了离主体较近的方法(应该是蹲在那里等待,用小广角镜头),利用近大远小的道理和主体尽量充满画面的手段,强化主体情节,遮挡无关形象和多余形象,画面正是因为如此而显得非常利索。较低角度地拍摄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净化画面的方法,天空中的烟火刚好有效地营造了火灾的气氛。

    有用细节的显露与画面的净化同样重要。如果该让人看到的细节被遮挡住,或显露得不到位而让人感到很难受,我同样把它称为垃圾。最需要避讳的就是把脸挡住。大多数情况下,脸是交待现场气氛或内心世界最主要的窗口。优秀的摄影师可以在有众多人物出场的情况下,把每一张脸表现到位。其它细节也是一样,例如衣服上的破洞,手上的伤痕,某个微妙的动作,某个有用的物件等等。为了强调,有许多方法可以突出它;为了回避,有许多方法可以避开它,这有专门的系统理论,我们就不罗索了。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组沉了船的运动员在等待救援。画面只拍了水和船,隐藏去所有参照物,既最大限度地精练了画面,又大大突出了最有趣的情节,效果十分突出。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亚利桑那深红队(Arizona Cardinals)队员正在入场,对战圣地亚哥冲锋队(San Diego Chargers)。脚下的喷雾器为队员入场营造气氛。摄影者只拍防护棚下借着烟雾冲入场地的少数几个运动员的身影,主题交待得非常清楚,画面中的战前气氛显得十分浓厚。

    注意摄影师在强化主体的同时,注重突出人物脸部(表情),以及净化画面的方法。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个飞行员正在与前来欢迎他的女儿紧紧拥抱。摄影者找到一个十分适当的角度,从而使这一行为得到了非常好的呼应,并且利用背景上的飞机清楚地交待出主人公的身份和环境。相似行为的重复出现,可以非常有效地强化作品的感染力。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警察将非法居民驱逐出居住区。主体妇女的服饰、表情、行为和随身的物件非常丰富地交待出了她的身份和目的,陪体男子的行为非常重要地补充了被驱逐的情节,背景的居住区则交待出她们将要离开的地方。那片浓烟不论为何出现(说明也没有交待),但它确实非常好地营造了紧张气氛。注意,在这幅画面中是很难找到我说的“垃圾”的,甚至连构图都显得那样完美无缺。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发现主题(怎样阅读画面之二)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图片也一样。但因为图片是拍摄自现场,生动、直观的生活景象,很容易将读者的思路“引向歧途”,从而忽略掉理解摄影者的主要意图。因此摄影者在按动快门之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图,有意识地重新组织这些景象,从而有效地诱导观赏者在阅读过表面的形象或情节之后,自然而然地顺着你的思路理解下去。而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除了观看画面上直接体现出来的那些最直观的东西之外,还应该通过摄影者对画面的组织方式,来完整地理解摄影者的拍摄意图。通过图片的沟通需要摄、读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幅图片是否成功,关键看双方是否能够通过这幅图片,顺利地完成思想、感情的传递过程。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实现主题传递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会在以后的评介中陆续分析。大家也许还记得前面介绍过的一幅作品,盖蒂图片社记者Paola Bronstein 2002年拍自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家诊所门前的画面。一个得了一种叫做利什曼病的小女陔,正站在一面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面前等待就医(图一)。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主题传递方式,背景被战争打得千疮百孔的墙面,非常强烈地暗示着战争给人们身心方面带来的创伤,要远比孩子脸上的伤痛更为严重。这时,孩子痛苦、期待的表情与脸上、墙上的伤疤相互呼应,读者几乎不可能忽视这一主题。而照片传递出来的信息的真实性和现场的自然状态并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

    图二是一幅以情绪感染来描述主题的作品。美国摄影记者劳拉·斯科汀在一个护士学校中捕捉到的画面。一位学员面对自己的体重大惊失色。情绪的感染力来自主体人物的表情,而这个表情是由于台秤的存在而体现出意义的。这两个因素对于这幅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缺一不可。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图三是一幅以现场气氛来描述主题的作品。美国首都华盛顿,几个无家可归者挤在一个暧气出口,借以躲避剌骨的寒冷。这应是从一组报道美国东海岸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的专题中选出来的。照片拍到的无家可归者给所有读者以强烈的震撼。精彩的画面本来应该吸引读者对美图的欣赏,但主人公的处境将这种好奇,无法回避地拉回到现实之中,让人们对这些流落在街头的穷人给与无限的同情。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我曾多次当面请教过,西方摄影师并不避讳将灾难拍摄得非常美丽。看过这幅画面也许我们会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摄影师需要用否种手段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当然出奇的美丽只是其中一种),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将主题强有力地体现出来。

    作者试图描述劳动者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生存状态。维修工的统一款式着装,休息的方式,墙上的字迹,街头已被遗弃的尚完好的沙发,甚至地面、墙面斑驳的痕迹,都在向观察者提供着大量的信息,丰富而立体地交待了大的社会背景,从而使一个看起来很偶然的瞬间,体现出充实的社会学、历史学内涵。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时身份本身(当然包括行为)就可以非常好地点明主题。这种繁重的劳动绝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去做的。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两个阿富汗难民孩子终于返回到自己的家园,高兴地跳了起来。早在1992年,阿富汗的内战便毁掉了这座城市。大的环境背景与孩子的行为结合起来,非常有效地点明了摄影师的意图。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由于环卫工人罢工,一位等待过马路的妇女不得不捂住鼻子躲避熏天的臭气。主体人物的动作、表情与背景上的垃圾相呼应,使主题得以顺利彰显。

主题的品味(怎样阅读画面之三)

    如果说写实类摄影作品的主题,并非那么容易轻易读懂的话,建立在这个前提下的,对主题品味的把握就更不容易了。品味及基本意图的把握,一定是建立在主题的正确理解之上的。有些作品看起来轻松美丽,骨子里非盗即娼;有些看起来压抑消沉,但基本意图是引人警醒,革除弊端。该如何评判它们?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正确判断。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的误差?就在于我说的图片表面的形象情节,与通过这些形象情节所体现出来的更理性的东西,也就是所谓主题,并非只能合在一起。我把这称作表层内容和隐含内容。表层的内容一般常用做客观的记载,直接地描述,因此多起叙述的作用;而隐含的内容则往往寄托观点,感染、激励读者,进入到理性的层次。这观点如何,激励的目的是什么,才应该是我们评价的基本依据。一般说,积极向上的东西应该得到肯定,消极没落的东西应该给予抵制。只看到表面的东西,就要说三道四,轻则让懂行的人笑话,重则制造“冤假错案”,把善良的摄影师当敌人看待。特别是主管,主编级的人士,真的需要认真掌握基本的图片阅读技巧。只有看明白了这些理性的东西,才有可能对品味或意图给与正确的评价。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农业安全署专门聘用一批专业摄影师去拍大萧条后的农村现状,为从政者改革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近80年至今,这批版权完全属于政府的影像资料,任何人仍可以无偿索取,公益性使用;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曾被无知有权者拒绝已经安排好的正式展出,后被党中央破天荒请进人民大会堂办展,这都是活生生的实例。
 
     一般情况下,主题可从几个方向上体现出意义:思想观点方面的取向。其实质是摄影者自己的思想。但摄影者往往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引发人们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评判;感情方面的取向。例如喜怒,爱恨,同情等;感受,体验方面的取向。例如欢乐、紧张、刺激、幽默等。
       
    理解了品味和意图还可以给作品以更为恰当的比较。有些作品侧重技术质量,但从主题上看,却显得苍白无力,属于单纯展示技巧或难度的作品;有些画面看起来很普通,但主题表现得十分丰富、深刻,或从记录角度看,体现出十分难得的价值。如果两者必比较以取其一的话,那我一定会选后者。因为主题是本,技术技巧是工具,技术技巧一定是通过对主题的支持才体现出价值的。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病人被亲人和医院妥善地安置在这家寺院特为艾滋病人开辟的救护所中。一位僧侣说服寺院开辟了这家救护所,以收留并帮助艾滋病人。摄影师通过病人无意中举起的双手,有效地调动起读者对他们的同情心,宽敞明亮的环境使僧侣的善行得到彰显。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个从连年动乱的祖国逃离出来的苏丹妇女,正在艰难地建造一个做饭的地方。妇女拼命挣扎的神情和瘦骨嶙峋的体态,入骨三分地刻划出了她的处境,手、神态和动作,三个主要形象因素,将摄影师的感受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场由做饭引起的大火,很快在用硬纸板、报纸或木盒子搭建起来的简陋建筑中漫延开来。摄影师拍摄到一个躲在一边哭泣的女孩儿,非常有效地引起人们的同情心,并因此而产生对这些贫苦居民生存环境的思考。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箱由摩托车驼着准备送去超市的生鸡,将爪子高高伸向天空。越南已经至少发现四起禽流感伤及人类的案例。整个亚洲在过去的15个月中,已经有49人死于禽流感。摄影师选择的角度有效地强化了鸡爪的张牙舞爪效果,也许是在告诉人们禽流感的可怕,也许是在告诉人们我们很干净,可以进入市场。无论从哪方面看,这幅画面都将禽流感这一事实,十分有效地强调了出来,从而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个被地雷夺去双腿的穆斯林,仍然按照规矩,将一双假肢留在台阶下。摄影师捕捉到的这个细节,既向人们生动地描述了已经恢复正常的穆斯林生活,以及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也暗示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难以抹去的创伤。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一个广告装饰工正在抹平一幅大型广告牌帖纸。这是一个医学学派医疗中心的广告牌,这个医生Dr. Igor Singer极力主张人们高度重视突发性心脏病给人类带来的威胁。这个纯属偶然的梳头动作,似乎暗示人们对这位医生所表示的敬意,也似乎在安慰医生事情没有那么可怕……当你了解了基本背景之后,可以通过这个动作生发出许多幽默的联想,当然同样可以产生相应的思考。

用背景点题

    用背景点题,是现场写实摄影作品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优秀的摄影师在决定要拍摄某个形象或事件的时候,并不忙于按下快门。除了稍纵即逝的突发瞬间要及时捕捉之外,他一定会四处观察,去寻找能够有效地提示读者,丰富画面内涵的辅助背景。不少优秀的摄影师对我说过,他们花在寻找背景(包括陪体)上的精力,要远多于主体。

    背景的选择一定是和主题紧密相连的。摄影者的思想越丰富,越深刻,主题体现得也就越深刻,越有力。真正能够传世的写实摄影作品,其价值永远是体现在主题的品质上,而不在于画面是否精彩或难得一见。早期纪实摄影的摄影师常常是临时去发现某些背景,拍摄成功后再回来想标题(随机定主题)。很难说这种方式是否值得提倡,起码在学习时我们应该强调,你有义务掌握好根据自己的意图控制主题的基本技能。否则怎样区别是你在创作,还是拍摄过程中的偶然在替你创作?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拍摄时没有明确的主见,该用的东西没有用好,该等的时机没有等到位,该避开的东西没有避开等,照片上一定会留下许多遗憾,可能一幅惊世之作,就是因为这种拍摄的无意识而失之交臂。这话一点也不多余,看海外同行那些精彩的作品,特别是从我们身边拍到的精彩作品,你一定会有大呼遗憾的冲动。

    小女孩站在千疮百孔的墙面前的照片是利用背景最精彩的例子。精彩在于它不仅强调了墙上弹孔和脸上疮疤的直接呼应,这种呼应使主题被控制得毫不含糊。更重要的是这种比喻非常恰当,也非常深刻,直接体现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呼吁人们停止战争”,这一让摄影记者甘冒生命危险跑去,而要实现的最大主题。

    广告牌是最容易利用的背景之一。特别在西方,街头广告非常夸张的情况下,利用广告牌揭示主题非常普遍,也非常容易出效果。需要注意的,这种效果不应该仅仅是趣味。即使是趣味,也应该有足够的精力考虑到这种趣味的档次和品味。这种利用的档次、水平如何,其实直接体现的是摄影者的品味和智慧。由于这种广告牌经常是非常夸张的,或非常大(整个楼面),或非常奇怪,故意让他与环境或路人形成某种巧妙的关系,所以经常反客为主而变成照片的主体。

    描述现场事件的拍摄,背景的选择要比广告牌难得多。背后的房子着火了比较好办,对正它就是,即使看不到火,也会有烟,也会看到焦糊的残迹。完全动态的事件,比如全是人及动态的人群,需要摄影者细心地寻找和巧妙地等待。特别是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的事件,寻找能够准确说明事件的痕迹背景是需要一点功夫的。

    当然在主体与背景之间,绝大多数情况下,主体仍然是主要的,否则就不叫主体了。在背景选择到位以后,主体与背景如何呼应,可能是摄影者最需要关注的事情。许多时候,当背景选定之后,整个作品的主题也会随之被提升,这时,原来确定的主体也许需要重新考量,并重新结构它的形态瞬间。这种瞬间在与背景相互呼应的关系方面处理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影响到主题是否能够进一步提升。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路透社记者Gadi Kabalo 2004年5月9日拍摄自加沙南部最大的犹太人定居点古什卡蒂夫一条街道上的镜头。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突然发起袭击,大部分人趴在汽车后面躲避,一个犹太移民抱着孩子冲向安全地带。这位男子生动的行为和表情,正是在这种交待得非常明确的背景衬托下,才体现出非凡的意义。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洛杉矶时报记者 Carolyn Cole 2004年3月8日摄自海地太子港。头天晚上在经过一个关卡时,中间这位男子因为没有及时将车停下来,致使他的兄弟Micial Thelusma被值勤的美军当场击毙。正是由于摄影者将有关此事件的核心画面十分突出地拍摄到画面上,才与主人公悲痛的表情紧密结合,清楚地交待出主题。

陪体的运用
 
    陪体永远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有了主体,才会形成陪体。一般讲,陪体是因与主体产生某种联系而被确认。而且陪体往往独立于一般的背景或环境而存在,否则它们就变成背景,或环境了。大家应该知道,词汇单独出现,其表意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例如“枯藤”。如果两个词汇相互映衬着同时出现,效果马上就会往宽广度和纵深发展,例如加上一个“昏鸦”。当然还可以加,“枯藤”,“老树”,“昏鸦”放到一起,营造出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深遂意境。陪体的作用,就是与主体相互映衬,实现主题的细腻描述。

    自然状态的生活是在不断变化的。镜头可以捕捉到任何形象,这些形象一旦成形于画面,都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捕捉什么样的形象为我所用,是拍摄需要关注的基本课题。精彩和难得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对某一主题来说精彩和难得会起到破坏作用,那还是回避为好,哪怕你重新拍一幅另外的画面。

    一般讲,相似的形象作陪体,对主体的含义会起到支持和烘托的作用,而意义矛盾的陪体参与进来,会使内涵大幅度拓宽。例如,大家一起笑,比一个人笑气氛更浓。但仅此而已,如果主体笑而陪体哭,这里面的文章就丰富多了。所以摄影师常会用穷人陪衬富人,用弱者陪衬血淋淋的战争。相似的形象容易同时出现,因为他们处在同一个场中;而不同的东西捕捉到一起,更需要摄影师的智慧。因为不同的东西各有各的场,除了你想要的“矛盾”外,其它的内涵也会带过来,这个画面是否需要这些东西要认真对待。

    有一点需要知道:两人打架是矛盾的双方,当然容易拍摄到一起。但他们同处在一个场中,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一般我会把这称作情节,或成组的形象,而不再分别称作主体或陪体,以后我们会专题讨论。陪体当然可以与主体处在同一个场中,但他们的内在含义越是不同,越容易体现出摄影师的表现能力。按照一定的主题,选择不同含义的形象,通过捕捉的方式把他们重新组织到一起,这是摄影师的创造。如果仅仅是事物双方本来就存在的效果,那仍是客观的记录,不过是记录的瞬间到位而已。不能说这两种情况哪个更好,哪个不好,要视需要而定。一般而言,前者主观性更强,更体现摄影师的创造力,适合于增强思想内涵或感染力的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而后者客观性更强,体现的是更为客观的叙述,更适合于需要体现“客观”,“无干扰”特点的叙述、印证类作品。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法新社记者Alessandro Abbonizio 2005年3月7日拍摄自伦敦一个艺术展览会上的情形。一个妇女正在走过一件雕塑品。几乎是同样的形象,一个套着水桶的腿部雕塑和一个身着长裙的女人的腿部。两个形象相互呼应,马上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美国Corvallis Gazette-Times记者 Tiffany Brown 摄影于俄勒冈州一所美容学校。8岁的小女孩Kaia Larson坐在干燥机下,回头观察那些发型模特儿,学校的学生用这些模特儿来完成烫发和修剪作业。孩子的视线将主题引向模特儿的发型,从而强调了人们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这样的视线有效地将孩子和模特儿联系到了一起,从而明确了作品的主题。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美联社记者Erick Condoba 2005年3月9日拍摄自哥斯达黎加的Monteverde。在一个正在遭劫的国家银行支行,一名警察救出一个受伤的人质小孩迅速撤离现场。三名劫持者至少劫持了五个人质,至少9个人被打死,其中包括一名警察。摄影师难得地捕捉到了抢救和对峙的警察在同一个画面中的镜头,从而更为丰富地交待出现场的实况。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路透社记者Claro Cortes 2004年2月1日拍摄自上海市郊一个家禽市场。一个小贩就睡在装满了生鸡的鸡笼上。为控制禽流感可能的传播,上海市严格控制从可疑区域运来的家篱进入市场。小贩与鸡笼的呼应,不仅交待出一个奇特的场景,更将人们的复杂心理隐约地勾划了出来。

    盖蒂图片社记者Shaul Schwarz 2005年1月9日拍摄自斯里兰卡一所学校的教室里的镜头。这里有两所学校已经腾出来,给被海啸摧毁了家园的人暂作栖身地用,每个教室平均要住进六个家庭。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在这个画面中,教室的痕迹并不突出(拼起的课桌可以说明),但在临时凑合的环境中,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面对灾难时的人间亲情,小孩子舒服地躺在有蚊帐遮挡的凉席上,大人则或桌或地随便躺卧。两个大人组成的陪体与作为主体的小孩相互呼应,生发出那种生动、温馨的感受。

    美联社记者Morry Gash 2005年3月23日拍摄自美国红湖印地安人居住地的画面。杜斯坦·哈里斯(Dustan Harris)紧紧地拥抱着他的女友利安·格兰特(LeeAnn Grant)以安慰她。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不久前, 一个16岁的学生捷夫·维斯(Jeff Weise),在红湖高中开枪射倒了7个人。当时正在执勤的两个保安之一的格兰特突然面对维斯的枪口,她的同伴,另一个保安德里克·布伦(Derrick Brun)为保护她而牺牲。摄影师巧妙地利用汽车玻璃中的倒影作陪体,来描述格兰特对已经走到另一个世界的好友的怀念和欠咎之情。

相关连接:
    ·教你十招 再现宝贝计划
   
·
瞬间一网打尽!巧用DC连拍捕捉精彩画面
   
·
如何让你的黑白照片更有创意
   
·
PS Lightroom技巧-消除可怕的红眼
   
·
兼容性才是选择镜头的硬道理
   
·
一次性相机改造-自制35MM外置取景器
   
·
营造金色现场光 DIY精致反射式柔光罩
   
·
真材实料 自定尺寸制作简易镜头护筒
    ·精彩瞬间一手掌握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