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行摄无限 > 正文

柏林禅寺行记

0 2005-03-28 17:33: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在柏林禅寺通往赵州桥的路上,有一座经幢堪称全国之最,那就是赵州陀罗尼经幢,它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石刻经幢。1961年3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远看很象石塔,以至于我们都认为是一座古代石塔。在从赵州桥返回柏林禅寺的路上,我们停下来仔细观看了这座经幢。资料表明,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故而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赵州陀罗经幢就呈八角形。这座经幢原本位于当时的开元寺内,后来开元寺被毁,但经幢得以保存,只是显得有些孤单。可惜的是,这座经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遭雷击,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主要是台基的莲花状石刻已经严重破坏。尽管如此,经幢其它地方还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代经文及各类精美雕刻。
返回柏林禅寺时,寺门已关,我们不得不从侧门入内,敲开门跟师傅说明情况,尽管我们说是寺内的住客,不过看到我背的相机,他还是有些怀疑。
吃过晚饭,我们一行人一起去拜访明憨法师,他对于书法有着较高的造诣。与明影和明海法师一样,明憨法师也同样年轻,只是略显削瘦。在他的书房,我们大开眼界。先是看了不少墨宝珍迹,后又看到一部刻于某种叶片上的经书,可惜是异国文字,我们都看不懂。而挂在壁上的两套画楹,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幅是用玉石拼成的,另一套是用红木刻成的,题材都是古代文人最为欣赏的几种植物,竹、梅、菊、松和柏等。明憨法师也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用行楷成成的一幅碑文,我们看到的是他自己保存的拓片,确实写得非常好,不由地令人钦佩。
晚上的普茶会,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位习武僧人的精彩表演。可能因为此前的安排相对比较紧凑,所以直到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寺庙里所用的茶叶原来是红茶。以前在五台山,见过一位僧人喝的也是红茶,似乎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不过用大壶泡出来的茶汤总是不如人意。也难怪,要给二三百号人同时泡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决定初二一早回北京,因此吃完早饭,我们就向诸位法师辞行。先是在万佛楼西边的藏珍楼里向明影法师告别。而进入这座看似不起眼的阁楼,我却大吃一惊,原来里面非常宽敞,木质地板光亮得可以清楚地映出天花板上的灯光。而天花板上的灯光布局也是非常讲究,装饰也极为精致。大堂的四周排放着许多椅子,原来这就是僧人和居士们打坐的地方。正对大门的那面墙边有一个小台,估计是打坐时师傅们在上面活动用的。很可惜的是我们没时间再跟师傅们学习打坐了。在二楼,我们有幸看到了一樽由名贵木材雕刻的观音像,做工极为细致,整座雕像据称是用一根大树木雕成的,浑然一体,非常有气势。出了藏珍楼,我们决定再看一看万佛楼,去那里拜拜佛。这时候太阳初升,暖暖的阳光洒在万佛楼的廊柱上,很有一种祥和的意境。想着就要离开这种令人难忘的阁楼了,我希望能够留几张照片,于是征得殿内师傅的同意,赶紧拍了几张。
明憨法师正好今天外出,所以未能够向他辞行。在明海法师那里辞行时,他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一些小礼物,用印有柏林禅寺万佛楼开光大典字样的红色纸袋装着。他希望我们有机会常来寺里,并建议我跟另一位非居士朋友有机会参加寺里每年组织的夏令营,更好地体会寺庙的生活。我其实也是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够参加这种夏令营活动的。
随行的居士朋友们一一拜别各处的佛像,待到出发之时,发现阳光已经很是灿烂,照在万佛楼上,衬托出它的恢宏气势,可惜的是就要离开了,否则这样的天气应该可以拍出很好的片子。
第一次在寺庙里过年,对我来说确实也是非常难忘的,能够认识几位高僧,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也是第一次来赵县,而这里的主要景点我都已经去看过,这也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感谢我的好友及数位居士朋友,让我有机会认识几位高僧,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对于佛学的理解又有新的提高。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