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新书试读 > 正文

专家坐阵 从伯奇杯作品解密中国造像术

0 2014-01-21 06:46:17   蜂鸟网   作者:柴选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作品二:

专家坐阵 从伯奇杯作品解密中国造像术
作品二

作品阐释:

    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却越来越孤立,越来越浮躁。似乎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给自己蒙上一层面具,这种掩饰也许是为了保护自己,也许是为了逃避现实。每天重复的生活让人筋疲力尽,似乎很少有人安静下来深沉地自省。对于自己,这份自省的态度恰恰是我们现在尤为需要的……

为了表现当下人安静沉思的态度,我定制了大型磨砂玻璃道具,利用仰视的拍摄手法,透过玻璃呈现出若隐若现、虚实有度的画面,其既有传统的水墨禅意,又不乏独特的视觉冲击。我用霓虹灯的元素表现诱惑,用多米诺骨牌元素表现生活的重复与一些跟风现象,用线的元素表现生活的琐碎与盲目,用动物与植物表现回归自然的本真。在后期,我更将每一幅画面融入到一个“圆”中,这个“圆”像胚胎,像细胞,又像瞳孔,我们生活在这个“圆”的世界中,安静的自省,从现实的睡梦中真正“醒”来。

此套作品我拍摄了许多张,还有一部影像短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2011“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评委王龙江点评:

    
这套作品从视觉角度来看具有一种特别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圆形的画面、朦胧的影像和照片特有的色彩构成系统能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作品采用了深色的边缘和干净的画面,使图像看起来如同舞台的追光灯逆向打在了拍摄对象身体上,让物象产生了与环境隔离的感觉,画面中的人也如同母体中与外界隔离的的胎儿,以此来表达个体与世界的疏离关系。从图像中可以窥视出这代人在个体与社会交融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以及所带来的内心挣扎。



    单从作品本身来看,作者想赋予作品过多内涵,这靠几张图片来完成是很困难的,因此,这个系列整体看起来多少有些混乱,从第一张的脚和多米诺到后面的植物与蜥蜴之间所呈现的内容缺乏一条完整的线索,这是需要注意的。



作品三:

专家坐阵 从伯奇杯作品解密中国造像术
作品三

作品阐释:


    我很喜欢拍摄冬天的残荷,非常欣赏它的线条、结构和水中的倒影,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形式。

去年冬天,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去美术馆参观书法展览,被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所吸引。看着眼前那些风格各异的书法和字体结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否用摄影的手法将有些素材,如冬天的残荷组合成一幅具有书法风格的作品?之所以考虑选择残荷,是因为无论从线条和结构看,残荷最具有这样的特质。

有此想法后便开始着手这样的尝试。

    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在休息时间,多次去杭州的各个风景区寻找合适的拍摄素材,利用阴天、漫射光、长焦镜等拍摄出一幅幅具有高反差效果的残荷照片。其次是素材的整理和选取。每次拍摄后用电脑将所拍摄的残荷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具有书法的字体风格,选择合适的留下备用。第三是作品的合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根据中国画大胆落笔的原则,将合适的素材以一定的比例逐一贴入事先选好的白框内,选择时注重素材
的线条构成和形状,做到合理搭配,有收有放。最后是对整幅作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微调。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细心收拾,对个别素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并贴上同样是用残荷制成的落款章和压角章,从而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



批评家、策展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2012“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评委刘树勇点评:



    中国拍摄冬季残荷的照片我们见之多矣。且多模拟中国传统花鸟绘画小品的格局,表现某种类似“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寂寥意趣。虽时有巧思,却总不觉新鲜。主要原因在于,枯荷一直是传统国画当中极为常见的题材,以影像拟仿笔墨造型,意象近似,趣味近似,并未超越我们有关这类作品在视觉识别和价值判断上的习惯逻辑。

陈小庆的作品《荷之书》,同样取冬季残荷作为影像生成的媒材,确立起我们有关枯荷的概念性认知。但他及时地中断了我们马上会看到一幅具有空间情境的绘画作品的习惯期待,他将枯荷(主要是荷梗)抽绎为穿插错落徐疾变化的线条,沿用中国传统书法的图式,构成了一幅类似狂草的影像作品。我们经常会在绘画当中看到枯荷,我们什么时候在书法作品当中看到枯荷?它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观看经验当中,但它对枯荷作为书法点线的利用和最终形成的作品又合乎书法本身的视觉逻辑,从而挑战和更新了我们的观看经验,这正是此作品出人意表之处。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