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来看这张图片。首先你看到的是一个蓝色调的画面。(暗部和亮部的色调是互补色)
你说:不对,我第一个看到的是构图,是这个美女,然后才是颜色。

我刚才和大家讲过,它们之间是交叉存在的,但是你第一眼看到的一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它一定是颜色,然后是亮和暗的一个光线。人对你眼前所看到的东西,它是非常敏感的,那么至于是先看到光线还是先看到颜色,一定是先颜色,为什么?因为光线就是颜色。
好,我们再来看这幅画,这个照片就完全体现了这个,再明显不过的一种线构理论。首先它有横线、有斜线,完全让这个画面矗立不倒,而且非常稳定的就是这个模特,它就是画面的大梁。(就是我们上节课讲的构图当中的大梁,就是它。)那么这个大梁恰恰又我们画面的中心,也就是要表达的人物,构图非常的完美。
第二,我们再看色块。
亮部有很多。所有你看到的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黑、白、灰的交叉,就是色块的交叉。同时里面有多条线路经络线在里面。(构图中包含了“工头理论”)
所以很多朋友在看到一个很美的时候,你会想这用什么镜头拍的,你仅想这个去了。这个不是不让你想,但是不应该作为最主要的去思考。就是我们在思考、在分析一个作品的时候,真的应该摆明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哪一个应该是我们最应该锻炼,去抓紧时间去学习的,其次你才是在去分析作者用什么镜头,相机参数是什么。这就是前半部分应该在于你思想和理论的考量,你先了解他为什么这么拍,怎么做到的?然后再想他到底用什么相机、什么镜头,用什么样的参数...这样才是聪明人。但是,我们很多人正好颠倒过来,先想他用什么镜头,用什么参数,然后再去想他用什么色彩去构图,有的人甚至只想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