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行摄无限 > 正文

记忆碎片 孤身西藏漫游小记(上)

0 2007-05-24 09:10:42   蜂鸟网   作者:hanliubang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漫无目的的行走:

    到拉萨后的第三天,我大概完全适应了3000米左右的高原环境。于是,我更多地感觉到了这次西藏漫游的乐趣。这一天我没有安排任何日程,决定信马由缰地在拉萨市内转转。其实,这才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漫游方式。上研究生的第一年,趁老板出差的时候安排了一次江南旅行。结果,当列车路经鸡公山的时候,被青郁的山姿所吸引,在离山最近的小站途中下车,山上田间地玩了三天,这三天得到的快乐,比在江南水乡得到的欢愉要多出很多。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这种中途下车之旅”——突然途中下车,去一个完全不知道的地方,没有准备、没有目的、没有计划,一切率性而为。不仅在国内,在汉城、横滨和纽约我都做过尝试,效果非凡,刺激异常。

    第三天漫游的重点是位于拉萨东部藏族聚居区。我从北京路南下,见到一个小巷就钻了进去。走了二三十米,巷子宽了一些,成了一个街道,街道里站满了藏族男人,我实在看不出他们在作什么,游手好闲吗?妇女们都在忙碌着做生意,这里不是旅游区,商店和地摊卖的都是拉萨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东西。无论是商店的门脸还是店内的商品及其包装,一半以上都和内地不同,让我大开眼界。比如说,这里的茶叶是包在席子里面买的,一个茶包大概有30公分见方,一米多长,粗犷豪放,和内地小罐小瓶的卖法大相径庭。有一些买卖让我觉得触目惊心,比如酥油,这里的酥油都被作成直径50公分左右的圆饼,没有任何遮掩和防护,赤裸裸地堆放在地摊的脏布或商店的柜台上。卖牛羊肉的更是恐怖,我看见一个卡车上想小山一样堆满了羊肉,一片猩红,血水从车箱的缝隙滴答滴答地不停低落。在这个异文化的街区,酥油的特殊气息和牛羊肉的腥膻让我很感到刺激。

记忆碎片 孤身西藏漫游小记(上)
街边的酥油摊

记忆碎片 孤身西藏漫游小记(上)
拉萨的茶叶铺。长条形的蒲包里就是茶砖

    商店里面的女人们也让我十分好奇,一些女孩子的长相身材,就象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皮肤稍黑,大大的眼睛,上半身极短,两手两腿纤细修长,这些女孩子绝对有印度血统。这里不仅能看到藏族的姑娘,还可以看到白族的、回族的、蒙古族的女孩子。在一个卖茶具的小店里,我见到了一个女孩子十分可爱,借买矿泉水为名上去搭讪,一问,才知道她是白族,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一个叫做卓玛的回族女孩子也和我聊了很久,再后来的几天里,我又去卓玛的小摊玩过好几次,和卓玛的奶奶聊天。据卓玛奶奶讲(加上我的推测),他们家大概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移居拉萨的,那时侯河西走廊以及新疆地区发生了一场大骚乱,引起骚乱的是尕司令,原来的定居地不能存活,很多在藏区经商的回族,带上从家乡逃来的亲人,辗转迁移到拉萨,卓玛家说不定也是其中的一家。尕司令这个人我曾经听说过。

    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和《丝绸之路》中都纪录过这个回族少年英雄。这个曾经震动四分之一个中国的少年英雄的最后岁月充满不解之迷。他在败于对手以后,只身前往苏联学习开飞机,最后不知所终。对于这个尕司令我虽然有印象,但是毕竟十分暧昧,我只记得他姓马,名字已经记不清楚了。

记忆碎片 孤身西藏漫游小记(上)
回族姑娘卓玛

记忆碎片 孤身西藏漫游小记(上)
拉萨的白族姑娘

    卓玛的汉话还可以,但是比她的奶奶就差的远了,在平常的生活中,卓玛都说藏语。连名字都是藏族式的。她在说汉语的时候会夹杂很多藏语的单词,而且在回话之前一定要说一个藏语词汇,大概是表示尊敬意思的吧。

    在西藏,口香糖、小文具等都是和当地人交流的润滑剂。我一般都是先给围过来藏族孩子口香糖小文具,和他们交朋友,和孩子们成了朋友以后,他们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也就成了你的朋友,在这里人们的关系十分纯洁简单。在白族姑娘的小店旁边,我看到一个孩子坐在路边的台阶上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走上前去一看,原来他在画画。我给了他一包软糖,请他让我拍一张照片。没有想到一个象孩子奶奶的老太太正好就坐在对面,她看到我给了孩子软糖并要给孩子拍照片,就开始向我不停的吐舌头。我以为老太太不喜欢我给孩子拍照,只好遗憾地收起相机离开了。后来才知道,在西藏的旧传统中,吐舌头是一种表示尊敬和友好的动作。像这样的经历,在大昭寺前广场是看不到的,那里已经被内地去的游客们弄得不知道是内地还是拉萨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