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摄影技巧 > 正文

蓝调时段 在星空拍摄中保证画质并节省后期步骤

0 2017-04-01 06:45:01   蜂鸟网   作者:史飞 极影AdventureX [读者稿]
本页查看全文

怎样查询判断蓝调时段?

  蓝调时段很短,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钟,所以极容易错过,这里建议大家使用一款由北美华人软件工程摄影师乔文杰所开发的PlanIt手机应用。大家可以到打开标题下面的星历翻页的特殊时段看到每天的蓝调时间,同时也可以点开曙幕时段查询相应的时间。

“此”蓝调星空 非“彼”蓝调星空

“此”蓝调星空 非“彼”蓝调星空

  因为不同的地点蓝调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查询之前要把相机图钉放置在所要查询的地点。这时副标题会显示实际查询的地点,如下图:

“此”蓝调星空 非“彼”蓝调星空

  这个截屏的相机图钉就在我去年拍摄的“冰河世纪”就在乔戈里峰大本营附近,2016年6月30号的蓝调时段是7:32pm-7:55pm,也就23分钟。每天的蓝调时段有两段,分别是凌晨蓝调和傍晚蓝调。上图两个都可以看到,分别是左边和右边的两个时间段。

为什么不采取多张堆栈拍摄?

  为了获得更好的画质并有效的去除燥点很多摄影师通常会采取机位不动对前景(地景)多张拍摄,有时候还需要盖上镜头盖拍一张暗场,然后在后期进行堆栈降噪处理。当摄影师在相对轻松或者没有疲劳的拍摄环境下这样做确实是一个精准有效的办法,但却不适合户外高强度活动拍摄。

  做为极影团队一员,我经常在高强度,高海拔环境下拍摄。白天徒步或攀登环境强度已经使人感到劳累,疲乏,如果晚上再进行星空银河的拍摄更是超负荷运转。如果继续选择多张堆栈暗场降噪的拍摄方式会为身,心,脑带来过于繁琐的操劳,说句玩笑话,高海拔大脑缺氧的环境下人一般比较纯真,还是简单一点好。并且往往户外活动持续超过十天以上,每个星空场景都按照多张堆栈拍摄的方法在后期查询照片也不易把当时的想法系统逻辑的在后期重现。

“此”蓝调星空 非“彼”蓝调星空

  户外露营点经常是荒无人烟之地,这样也有利于把相机固定好机位后轻松等候蓝调和黑夜的间隔时长。举个例子,即便不在银河季,蓝调时段后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银河才会出现,那么这段时间就可以在蓝调时段拍好前景(地景)后,机位保持不动,关机盖上镜头盖,调好闹钟进帐睡觉。待银河出现时再补拍银河即可。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我太懒。 但有一点,在一些特殊拍摄环境下并不适合这么做,例如海景银河,可能在蓝调时段摄影师所处位置的潮位是低潮或者退潮,但当银河出现的时就变为涨潮或高潮。这样不动机位拍摄是坚决不可取的。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