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名师·达人讲堂 > 正文

六旬摄影师拍摄感悟 初学者切莫从风光入手

0 2013-08-27 06:11:00   蜂鸟网   作者:王曙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之三:不参加或少参加大规模的“创作活动”

  当今,疯狂的照片图解着整个世界,如同眼镜片一样矫正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觉。早在1843年的秋天,费尔巴哈评论“我们的时代”时说:“它(摄影)重图象甚于事物,重复制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表现甚于存在”。仿佛是对的摄影发展和它的冲击波所作的一种预言。

  我拥抱摄影三十余年,爱情不减当年。可是摄影变得越来越浮躁,有时它成为胭脂任人涂抹、有时它成为泡沫随意膨胀,爆炸后成为乌有。任何艺术的精髓是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惟独摄影反其道而行之,进入数码摄影时代更加变本加厉。我深深地懂得这决不是摄影本身的过错,而是操纵摄影的人所为。当艺术像股票一样来操作,那便是艺术没落的开始。

  摄影何况不是如此,大规模的摄影创作活动,百人对准一个目标,千人获取一样的照片,似乎摄影就这么简单,挎上相机就是摄影家,按下快门就是摄影作品。作为艺术门类的存在价值,强调有学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学术的统一,从美术那里搬来的一套个挂在门口做幌子,什么构图,透视,角度,色彩常年挂在嘴边,一旦拍摄起来狂轰乱炸,全凭瞎猫遇死耗子。眼下,电脑合成照片成为时兴,不管有道理没道理,将一些图片在PHOTOSHOP中玩拼图游戏,如果这些照片也叫做摄影艺术,离被观众诃诟万端之时便无期不远矣。

  你要是真正想在摄影艺术上创造一番业绩,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那就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谢绝那些大呼隆的所谓创作活动,那些是摄影组织者在争得席位后的任期内必须完成的“秀”,连他自己都感觉乏味的“功课”。几百号人的集团创作活动,除了在推杯交盏中结识一些影友外,百弊而无一利。

  因为,摄影创造活动是绝对的个体劳动。

摄影创作艺术的七个“不相信”与“必须”
小木屋情愫

之四:数码摄影的利弊心中有数

  但是,数码摄影正在改变着摄影人的摄影态度。

  应当承认摄影态度的改变早在进行中,过去摄影家在传统黑白摄影创作中,强调的是精心。每一幅作品的拍摄都要在对光线,构图,角度的严格理解和磨练中精心运作。阿·亚当斯先生在拍摄实践中创造了“区域曝光法”,严谨和精确成为摄影创作的座右铭。而暗房制作的基本功成为摄影重要环节,为此,摄影家韦斯顿发明配制了独特的黑白显影液,将作品制作得精美无比。

  然而,当彩色摄影出现后,由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摄影家变懒了,后期制作全交给冲洗店,由机器和他人来完成。摄影 “三分拍摄七分暗房制作”的规律完全破戒,摄影家充其量成为“装胶卷、对焦距,按快门”的半个摄影家。而数码摄影器材的功能特性------无须用胶卷和冲洗,省力、省时、省费用使摄影人变得浮躁,简单,草率,面对被摄对象不注重观察,发现、思考,研究,无须深思熟虑,按快门变得如此随意,拍下来再说,不行当场可以删除。要不就在电脑“Photoshop”中修改或增删图象处理,将有的变没,把没的变有,“化腐朽为神奇”“还空白为丰满”,于是,由电脑炮制的作品铺天盖地而来。不用注重光线的规律、不要考虑透视,比例的效果、无须重视色彩科学,凡能拼凑成图便是蒙太奇,就是“摄影作品”。

  针对时下一部分风行的数码摄影“作品”,不由人忧心忡忡,摄影的路在何方?将来还需要拍摄吗,坐在电脑前拼凑便是。话又得说回来,艺术还需百花齐放,真实地写照也不是艺术的全部,如辙再现也不是艺术表现的宗旨。难道离奇、荒诞、臆造便是艺术了吗?我想,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规律和要求,小说在虚构内容情节,天南的人地北的物有机的缀合便是故事;而以图象为表现手段的摄影艺术拼凑便成了谎言与欺骗。日本人管摄影叫“写真”是有道理和远见的。

  这并不是数码科技惹的祸,科学的发展推动摄影器材的前进,利用摄影器材的先进性促进摄影艺术的创作,这是必然的。不能以器材的可塑性,灵活性而改变我们对摄影艺术创作的态度。

  愿摄影艺术永远象那坛百年陈酒,淳清、香厚。

  愿玩弄数码游戏,胡拼乱凑,不尊重摄影艺术规律的投机者,为了我们的摄影事业,高抬贵手,别让摄影艺术灰溜溜的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