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玩转器材 > 正文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与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0 2016-06-08 06:42:01   蜂鸟网   作者:玮琦   责编: [读者稿]
本页查看全文

    怎么用85mm把画面拍的更立体些呢?很简单,避免用长焦去拍半身,尽量在画面中带入更多的参考物,多多采用引导线的构图,拍出“人在景中”,而不是“人在画前”的感觉,画面就立体起来了。当然这需要摄者离开被摄对象更远,以及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很多朋友都说喜欢135,虚化更好,更轻便,但是实际买回家以后发现使用率并不高,这也是由于长焦需要的空间更大,生活中不常见有那么大的施展空间有关系。毕竟拍孩子,很多时候还是没办法离开太远的。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vs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有了过渡或者引导线,画面变得更立体,长焦的“空气切割机”特质会展现出更多的魅力,就好像把主体从环境中拔出来一样,既表现了环境中的状态,又通过虚实对比引导观者的视线集中在你想要的主体之上,产生这种“茫茫人海,眼中唯你”的效果。
 
    回到题目上,我个人的感觉,35mm是一个“参与者视角”,摄者和被摄者往往离得很近,很容易产生现场感,适合平时逛街溜娃随拍记录,用起来非常舒服,基本上拿起来就可以拍。而且不用刻意去强调回避与孩子的互动和眼神交流,反倒是有“眼神交流”的片子往往很出彩。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vs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vs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而85mm是一个“旁观者视角”,摄者就好像和被摄者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适合远远的看着,静静的拍,好像在读一本书。在室外或者室内的一些有空间展开的场合里,也是非常棒的镜头。至于哪一款是你的心头好,那就见仁见智了。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vs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本文描述的均为全幅的焦段,半幅的等效焦段是镜头焦段乘以等效系数1.5或者1.6,比如半幅的18-50对应的就是全幅的24-70。事实上24-70焦段受这个换算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半幅的24mm等效为全幅的35mm,但是除了视角以外,其实拍起来是很不同的,反倒是70以上的中长焦半幅和全幅差别不大,比如半幅85等效为全幅的135,但是拍出来其实差不太多,只是需要更大的空间而已,这里就不多探讨二者差别了。
 
    下面两张是半幅的30等效全幅50左右,和半幅的85等效全幅135,基本上拍出来之后的画面感是差不多的。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vs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浅谈“参与者视角35焦段“vs “旁观者视角85焦段”

    那么,关于35mm和85mm就讲到这里吧,祝你早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镜头。

作者:玮琦。枫糖盒子kidsfoto.net, 专注于儿童摄影的原创社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摄影师。原文刊载于公众号拍娃党(公众号id:kidsphotography),经授权发布。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