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摄影技巧 > 正文

阴晴雨雪雾 教你坏天气也能拍出好照片

0 2013-12-20 06:50:14   蜂鸟网   作者:摄影世界   责编: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3.晴天雪景

    雪过天晴后,景物就成了另外一种风貌:温暖的阳光重新统治大地,积雪的冰冷变得不再明显,就像铺在地上的棉花。任何不同景物和建筑都被积雪装点成了统一格调,纷繁复杂的色彩被细腻的白色笼罩,整个世界变得简单、纯净。任何多余、不多余的烦琐事务都只在积雪中剩下了一个轮廓。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面对雪景时总会产生一种释然、心旷神怡的感觉。因此雪景总是看起来独具魅力。

坏天气也能拍出好照片
光圈:f/11,快门:1/500s,感光度:ISO 100

    阳光的出现会大大消除积雪的冰冷感,让雪景更具有生命力。

  但是要把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拍摄成优秀照片并不容易。还记得我们说过,生活中具有最高反光率的是什么?正是纯净的积雪。

  反光率高达“96%”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尤显明亮。这样一来,积雪与没有雪的地方(如建筑物竖立的外墙、积雪下的松树等)之间就会形成极大的反差。这往往让我们很难抉择。

  这时你不妨选择阳光比较斜的早晨或者黄昏的时间进行拍摄,然后选择阳光直射的景物和建筑进行拍摄,这样积雪和景物之间的亮度差会更小一些,同时金色的阳光、蓝色的天空也让雪景中增加了鲜艳的色彩。

  此外,雪本身的质感也很难表现。如果按照平均测光的效果进行拍摄,雪会被表现为灰色,失去洁白的美感。按照“白加黑减”的原则,你要适当增加曝光。但是如果曝光增加过多,雪会变成一片“死白”,没有层次的区别,雪的质感就表现不出来了。因此要拍摄出曝光适当的雪景,需要精准的曝光。

  一般来说可以用“18%灰测光法”来完成。如果在紧急状态下来不及进行“18%灰测光”,你可以将曝光补偿调高一到两挡,来补偿积雪对于测光的影响。

4.雾景拍摄

   “空气透视”

    雾气会让景物变得更加朦胧,若隐若现,眼前的世界恍若隔纱。雾能隐去远处的一些景物,而使近处的景物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使前、中、背景在雾气中逐渐变淡,有强烈的空间深度感。由远及近的变化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感,达到了与透视同样的效果,所以被我们称为“空气透视”。

  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可以选择有远、中、近对比的景物,来加强空间深度感,同时前景、中景应为深暗色调的景物,才能形成强烈的远近对比。这就为曝光带来了困难。点测光很难找到灰度合适的点,这样就能表现出生动而富有变化的自然景物。这种“空气透视”在表现远景时的“云雾迷蒙”效果也给很多爱好水墨画的朋友提供了更多具有“意境”的画面。

坏天气也能拍出好照片
光圈:f/11,快门:6s,感光度:ISO 100 

    雾景的“空气透视”效果,会让景物的远近异常分明,背景甚至已经消失在迷雾之中。

柔和的光线效果

    雾景时空气折射现象比较严重,水雾就像一个大的柔光箱一样将景物笼罩住,此时的光线效果是各种天气条件中最柔和的。但是这只限于近处的景物。

不同的雾景

    你也许有过这种体验:不同时间、地点的雾,似乎看起来感觉不太一样,有着不同的韵味——阴天时的雾与天空连在一起,显得更加萧条、阴沉;而晴天清晨的薄雾则是静静地铺在草地上或河面上,显得祥和、安静。山区的云雾伴随着雄伟的险峰,看起来雄浑壮阔。

  每一种雾的形态都独具魅力,要表现好它们的特点需要在曝光上进行细微调整。阴天时,雾气较重,可以在测光后适当减少曝光来还原阴沉灰暗的效果。清晨时雾气影响不是特别大,则可以降低一些曝光,保留下清晨的天光未明的清冷效果。而如果要拍摄山区的雾,则可以降低曝光保留云雾本身的质感,让山峰显得更加朦胧。

  另外,亮丽的色彩能增强雾景画面的活力。可用滤光器(雾镜)来增强或减弱(黄、橙)雾感(绿滤光镜消除城市中的褐色雾)。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