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行摄无限 > 正文

西藏节日介绍

0 2005-06-27 16:07: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西藏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

藏历除夕和新年
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倍受重视。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好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在老城区和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上画吉祥图案,有的则画蝎子避邪。
藏历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户吃“古突”(即面圪瘩)驱鬼。家庭主妇在做“古突”时,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如吃到瓷片说明好吃懒做,吃到辣椒说明嘴如刀子,吃到肉说明敬老爱幼,吃到牛粪表示经常有好运气等等。吃到什么,要当场吐出,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吃完“古突”后则举行驱鬼仪式。人们把碗里留下的“古突”倒在一个陶罐里,内有一个用面团做成的“鬼”。在倒“古突”时,要说“剩下的都给你”等话语。接着,手拿一块面团,一面往自己身上四处敲打,一面说“带走邪气”,然后把面团也扔进陶罐内。驱完了身上的“鬼”再驱屋里的“鬼”。这时家里的男人拿一把禾秸用火点燃,在屋里院外熏上一圈,一边熏一边喊“鬼出来吧”,以把“鬼”赶出家门。女主人端起陶罐跟在火把后面,把“鬼”扔到十字路口,家人还要在后面燃放鞭炮。据说,之所以要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为了不让它找到回原宅的路。这天当夜幕降临时,拉萨城内鞭炮声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驱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冲天。
大年初一的一早,人们在民间说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声中(现在多用录音机播放)迎来藏历新年。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赛”(油榨果)、“隆过”(羊头)、“切玛”(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摆于佛龛或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饭后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持续半个月。

雪顿节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
雪顿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前,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为僧徒制定了一条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因为夏季是高原上各种生物最活跃的季节,以免无意杀生。这种禁戒要持续到藏历6月底7月初。到开禁的日子,僧徒纷纷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舍的酸奶子佳宴外,还要尽情玩乐。
17世纪中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据五世达赖的旨意,“雪顿”活动增加了在罗布林卡演出藏戏的内容,并且允许百姓入园看戏。这样,雪顿节便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节日。由于雪顿节的主要内容逐渐演化为藏戏演出,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
现在雪顿节期间主要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动。

莫朗钦波节
即传昭大法会,在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此会是由宗喀巴于1409年在 拉萨发起的一次祈祷大会延续而来的。传昭期间,拉萨三大寺及其它寺庙的喇嘛集中市内,团体诵经,还要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二月间,还要举行另一次祈祷法会,藏语称为“聪觉”,活动内容与传昭大法会相似,只是规模较小,故又名“小传昭”。

望果节
是藏族民间预祝丰收的节日,历时1-3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藏语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即意为“转田垄”。
相传在吐蕃时期,农民向苯教教主请示如何才能确保粮食丰收。教主便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经幡者做向导,接着由教主领路,后随手持青稞穗或麦穗的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延续至今。
望果节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或手持青稞穗,或背负经书,打着彩旗,抬着由青稞穗、麦穗扎成的系着洁白哈达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颂歌,绕行于田间地头。之后集会于河坝林间,饮酥油茶、青稞酒,唱歌跳舞,预祝丰收吉祥。现在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马、射箭、竞技、藏戏表演等。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也就开始。

燃灯节
于藏历正月15日在拉萨举行。届时,各寺庙的喇嘛及百姓,用五彩酥油捏塑成各式各样的酥油花,挂在大昭寺两边事先搭好的花架上。夜幕降临,花灯点燃之后,宛如群星降落。花灯上绘有花卉、神仙人物、飞禽走兽等。观灯的人群在灯下欢歌起舞,通宵达旦。

萨嘎达瓦节
藏历4月15日,是西藏一个特有的节日-萨嘎达瓦节。“萨嘎达瓦”,藏语意为氐宿月(氐宿是藏历星象28星宿之一)。藏历四月氐宿出现,故这一月名氐宿月,即萨嘎达瓦。相传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这个月要举行各种活动加以纪念。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会集成了规模盛大的转经。
所谓转经,就是按一定的线路作环形行走,是进行祈祷的一种形式。全拉萨的转经线路有三条,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觉康一周,全程立满法轮,长约500米,是内环线,藏语“囊廓”意即内环;第二条是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一周,全长约1000米,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第三条是林廓路,绕拉萨老城区一周,全长约5000米,是外环线,藏语“林廓”了。
即外环的意思。在囊廓和八角街转经的人流每天都不断,林廓路则是人们在重要日子转经的线路。萨嘎达瓦节,林廓转经最为壮观。从萨嘎达瓦的第一天开始,林廓路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转经人流。到藏历十五这天,转经达到高峰,从凌晨2点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涌不息。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