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1日下午,我来到了聊城。聊城长途汽车站就在聊城的市中心地带,这里正是车多、人多,人车喧嚣之地;当下又正值聊城搞了个旅游节——2002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节,那情状则更是可想而知了。亏了这里的交警工作勤勉,指挥有方,虽然人欢车鸣,倒也行走有序,杂而不乱。山东的交警果然有名有实啊!
铺开聊城地图,只见其上的主干道多是横平竖直,正东西南北走向,颇具北方城市的古韵(和这里的人聊天、问路,他们也好说“正北***”、“正东***”…)。在城市的西南角,又有一四四方方之地,这就是东昌府故城;故城的四周是宽阔的“护城河”,现在称之为东昌湖。在江北水城的游走就是围绕这故城展开的… …
次日早起,本想有个日出可看,不想天阴时雨,却也更显水城气韵。
背上相机,打了个的士,直奔东昌故城。这里的人好象不太讲东昌故城什么的,也少说光岳楼,一般都说古楼。说古楼,到古楼,车子一直开到了古楼前… …
… …光岳楼,有“黄鹤、岳阳亦当拜望”之誉。光岳楼主体结构建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它在形式上承袭了宋元楼阁遗制,在结构上继承了唐宋传统。光岳楼由楼基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3米。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面积1236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拱门和直通主楼的50多级台阶组成。主楼为木结构,4层5间,歇山十字脊顶,四面斗拱飞檐,且有回廊相通。全楼有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 …
光岳楼建于东昌故城的正中央,也是正东西南北座向。围绕光岳楼一圈的全是古房屋建筑或仿古房屋建筑,一色的白墙灰瓦,飞檐斗拱。环形车道将楼、屋搁开,车道分别连接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这故城的中心方正圆润,古朴有序,很有特色。
光岳楼的东门外立着一个“可爱的精灵”,它通体碧蓝,手舞足蹈,那样子就象… …对了,就象一颗水滴,欢快的水滴。我一下明白了,这一定是“江北水城旅游节”的吉祥物。
时间尚早,行人不多;水气弥漫,楼屋悠然;好一个水乡故城!
转到光岳楼的西大街,看到一个卖葫芦的妇人,在她的自行车上驮了很多的葫芦,已经围着几个大人和孩子。那葫芦不是一般的葫芦,而是有两个肚的“哑儿葫芦”。葫芦大小都有,都进行了一些描画,一般都是红色的底子上有些小花样… …
看到这“哑儿葫芦”,不由得想起“大侠”们,酒量很大的“大侠”们,他们一般都会在腰间挂这么个葫芦,灌满老酒,然后行走江湖,打抱不平… …比如武二郎… …
现在,这葫芦已经变成了大人们的装饰品或孩子们的玩具,至于其他功用,不多了。也许在把玩之余,有人会想起英雄们吧… …比如武二郎… …
继续往西,人逐渐多了起来,这里到了一个早市了。买卖些蔬菜,吃喝些早点,聊两句闲天,偶尔有人也会注意到我这个外来人… …
早市上有特点的应该算是做烧饼的摊子。我正好没吃早饭,于是就在一个“夫妻摊”上定了俩烧饼。烧饼很便宜,5毛钱俩(1块钱不卖,呵呵,想起了一个小品)。卖的人很多,我也不是很着急,于是就在旁边看他们做… …
烧饼摊子就在一辆三轮车上;锅炉很特别,那锅是扣在碳火上的,锅的外边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而那饼就是贴在锅的内壁上烤制的。饼是发面饼,女的揉面、分块,男的成形、上炉,那动作干净利索。
我很疑问,这里有饼,阳谷也有饼,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他们向我解释,这里的饼是正宗的东昌府悬炉烧饼,阳谷县的饼叫武大郎吹饼… …当然,两者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了… …
饼确实很好吃,好吃不贵,东昌府悬炉烧饼。
节日里看演出的人们
[#img_693432_no_0_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