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玩转器材 > 正文

数码相机摄星秘笈

0 2005-03-26 15:54: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太阳摄影

太阳的目视大小和月亮差不多,拍摄方法也基本一致,主要是拍摄表面的黑子。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太阳非常明亮,经过望远镜聚焦后,热量的汇聚足以使数码相机的CCD烧毁,同时数码相机镜头和望远镜的目镜也很可能炸裂,如果目视,还会烧坏眼睛。为此,必须在望远镜的物镜前加一个专用的太阳滤镜或滤膜。这种银色的金属膜能把绝大部分的阳光挡在望远镜前,只透过很少的阳光(见图09)。
拍摄前一定要记得先装专用滤镜或滤膜。其他步骤请参考“月面摄影”。
必须的辅助器材:
1、 拍摄太阳专用滤镜或滤膜。
2、 望远镜及与DC的良好连接。
3、 用于固定望远镜的脚架。

拍摄要点:
1、 确保滤镜或滤膜稳置于望远镜物镜前,以免烧坏相机和目镜。
2、 使用自拍模式或快门线防止抖动。
3、 可以使用彩色模式拍摄。
4、 可以使用自动曝光模式。

行星摄影

比较适合拍摄的行星有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拍摄的目标是行星表面的细节。它们的大小看上去比太阳、月亮小得多。要把它放得更大,必须依赖物镜焦距长的望远镜。组合焦距要求超过10000~15000mm,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图像(见图10)。
由此可知,焦距长的望远镜表现更优秀。假设你的望远镜焦距是800mm,选用一个8mm焦距的目镜,这样放大倍数是100倍,使用Nikon995的最大组合焦距是:152mm×100=15200mm,正好合适。
由于组合焦距是如此的长,对系统的稳定性自然要求更高。一个带微调的赤道仪是比普通三脚架更好的选择,当然有电动跟踪更好。
数码相机拍摄行星已经比传统相机好很多了,但灵敏度更高的某些型号的摄像头似乎在拍摄行星方面更胜一筹。因为摄像头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张图像。这样可以选取大气比较稳定时的多幅图片,通过专门的叠加软件,得到最好的图片质量(见图11)
必须的辅助器材:
1、 望远镜及与DC的良好连接
2、 稳固的脚架,选用赤道式比通常的三脚架好。

拍摄要点:
1、 由于放大倍数较大,应选择大气宁静度好的时机拍摄。
2、 使用自拍模式或快门线防止抖动
3、 曝光不要短于1/4秒,以免行星运动导致照片模糊。曝光量不足时用提高ISO的办法弥补。
4、 尽量多拍一些,然后用专门的图像叠加软件进行多幅叠加处理。

数码色星之高阶——星云、星团和星系摄影

数码相机拍摄星座、月面、太阳、行星,无非都是些明亮的天体,无论拍到的效果如何,总归能拍到的。真正的挑战是那些暗弱的天体——包括星云、星团和星系。DC的弱点是不能长时间曝光(就算是Nikon D100最长曝光时间也只有5分钟,与传统胶片动辄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曝光时间相比,可谓相距甚远),这恰恰是拍摄暗弱天体的大忌。
DC在这样的领域难道真的束手无策?当然不是。如果你使用的是数码单反,使用天文上称为“直焦摄影”摄影的方法,还是大有作为的。具体的方法是数码单反直接和去掉目镜的望远镜对接。也就是说,直接利用望远镜的物镜作为镜头使用。这样中间经过的光学镜片少,光力强,拍摄时曝光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如果你没有数码单反,你有没有胆子把自己的DC的镜头卸下来?
另一方面,DC不能长时间曝光是由热噪点造成的,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推出了冷冻法——在DC的CCD后面DIY一个冷冻模块,让它的温度一直降到“冰点”以下(一般是-10度到-20度)。这样噪点多的问题也解决了。
看看下面两张星云的照片你就明白了,卸镜头、加冷冻都是值得的(见图12、图13)!这已经与完全达到传统胶片的效果,甚至可以和专业天文CCD相媲美了。
必须的辅助器材:
1. 数码单反(或去掉镜头的DC机身)
2. 光力强的望远镜
3. 自动跟踪赤道仪
4. 争取为DC添加冷却系统
拍摄要点:
1. 必须选择光害很小的地方
2. 必须使用快门线,防止抖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