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风景中人物的决定性瞬间
虽然拍摄的主体是风景,但是由于我们突出了风景中人物的作用,因此人物的行为、动作和情绪也往往会影响画面氛围的表达。在拍摄中,人物往往是不停移动和变化的,我们往往可以选取一个场景,耐心等候,等到人物有恰当的动作和位置时及时按下快门,这也是纪实摄影里的常用的拍摄手法。
有时人物会有很精彩的瞬间,这时我们要及时迅速调整构图,精确捕捉,这要求我们拍摄时要时时留意场景的变化,专心致志,经常不能死等,要在景物的不停变化时寻找最恰当的时机。
遇到好的场景,也可以让同伴即兴扮演剧中人的角色,达到完美操控的效果,也不失为一种拍摄办法,这也是如今非常盛行的观念摄影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有人的风景的构图与画幅
在拍摄有人物的风景的时候,景物的构图安排应围绕人物开展,尽量使得观者的视线汇聚到人物身上,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因此往往开阔的地平线、不断重复的细节或者富有韵律感的曲线构图往往更易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感受,也使得画面耐看。
在画幅方面,我们也不妨突破传统135画幅的3:2格局,使用宽画幅、方画幅、圆形或扇形画幅,使得画面出现新鲜感,更加饶有中国意味,也是突破传统风光摄影的一些好的尝试手法。
风景摄影与风光摄影的区别
风光摄影是中国摄影者最喜欢的题材,据说爱好者有数千万之多,实为世界之最。但是放眼全球摄影的视野,并无风光摄影一说,只有风景摄影(或称景观摄影)这个概念,风景摄影往往更着眼于自然环境中人的活动痕迹,景观背后折射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活动,还有由此折射的社会变迁、环境变化、政治经济现实等等内容。
许多喜欢拍摄风光的国人,往往易于陷入纯摄影的光影效果和完美构图的陷阱,拍摄范畴狭窄撞车,拍摄的风光美则美矣,但往往会千人一面,意境和摄影语言雷同,难以展现鲜明的个性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我们应该转变一下观念,吸取的国外风景摄影的优势和长处,再上溯中国传统山水中,“外师造化”及“内得心源”的物我统一的艺术追求,也许能创造出别具一格而又耐人寻味的新的中国式的风景摄影。
上图拍于长春去长白山的旅游大巴上,隔着车窗拍摄飞速掠过的风景为长途的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车上拍照时,如果光线允许,我一般习惯设为快门优先,手动对焦到8米左右的超焦距不变,如果光线稳定,我甚至会用M档手动设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目的就是保证飞驰的景物有足够的清晰度。同时手动对焦和设定M档,可以免去测光和对焦的步骤,从而把精力集中在捕捉瞬间和构图上面。
车上拍摄能得到漂亮的影像相当不易,需要不断反复练习,力求达到手指快于大脑的下意识拍摄,对于飞掠的景致,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手指已经按下快门,往往会得到不少意外的惊喜,这也是我在旅途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上图拍摄于冬天的家乡,发现田野里的一片菜地的栏杆造型很有美感,正好有一位乡间的小姑娘正在忙碌的摘菜,于是蹲下取好构图耐心的等候,等到小姑娘在恰当的位置,恰当的动作和情绪下,轻轻按下快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