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摄影技巧 > 正文

打鸟全接触

0 2010-08-30 05:00:00   蜂鸟网   作者:Kulao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松懈野鸟的警惕性

    野鸟摄影要领中最重要的就是摄影者要了解野鸟心理,要为其着想。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这是最不易做到的事。对野鸟摄影多少有些经验的人可能清楚,在发现“啊,鸟停在那棵树上”后,双脚会不自然地奔向鸟所在之处,急于对这个或那个进行拍摄。这样当到达自己认为适于摄影的地点后,在对焦时,野鸟逃之夭夭的情况时常发生。结果,失去了眼前的摄影机会。这种失败完全是由摄影者自己造成的。

  失败的原因大概大家都很清楚。举一实例来说,假设发怒的大象冲向自己时,包括本人在内,为躲避大象,肯定逃离此处,同样,野鸟见到奔向自己的人也会如此。然而在实际中,对此与摄影相关的重要部分不加以注意的人意外的多。简而言之,鸟和人一样对庞大运动物体反应极为敏感,因此在野鸟摄影中不要忘记,自己本身即为野鸟的警惕对象。

打鸟全接触
摄影:Kulao

  有没有使野鸟松懈警惕的方法呢?如上所述,要理解野鸟心理,并为其着想。一般人恐怕认为人之间的心理都不易揣测,何况对野鸟呢?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只要对野鸟的一举一动有注意之心,了解其心理并不是不可能的。

  发现被摄的鸟后,如有可能,首先在自己所处位置拍摄一张照片,然后考虑光线状态、构图等再移动你的位置。此时动作要轻缓,待移动至理想位置后再拍摄一张,尔后,再向鸟接近。向鸟接近时,要克制急躁情绪,缓缓向前移动,此时一定要注意经常确认野鸟的动作。一旦发现鸟有点儿不安的举动,就要立即停止移动,在原地等待鸟平静下来或退到远处等待,再缓慢向鸟接近。在接近移动中不要仅有到自己预定位置后再按快门的意识。因被摄体的鸟有随时飞走的可能性,所以在接近鸟途中最好不考虑浪费胶片问题,拍摄几张照片。这样,万一鸟飞了,可以减轻自己的后悔遗憾之心。

    与鸟接近有一定的距离限度,该距离具体为多少,如何接近,这和鸟的种类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也就是说,要了解该距离限度,需凭自己实际经验,因此只有自己向野鸟摄影领域挑战。

  此外,还有一种对摄影者来说是接近野鸟的最有力武器,那就是汽车。上文曾述野鸟对庞大动体的警惕性很强。但出乎意料,似乎将汽车列在警惕对象之外。也许野鸟平时对汽车已习以为常。对这种接近野鸟的强力武器不加以利用,那就太愚蠢啦!利用汽车接近野鸟也同样要注意不惊动野鸟轻缓行驶,到达自己认为理想的地点后,将照相机镜头架在车窗框上进行拍摄。此时,车窗玻璃的升高与下降可以起到三脚架的伸缩调整高度作用。因此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车窗。在车中摄影一定不要忘记制动发动机,并要注意狂风摇动汽车可能产生的照相机抖动。

打鸟全接触
摄影:Kulao

  发现鸟后采用上述方法摄影是否已感到切实可行,下一步就是实际动手摄影。以上介绍的摄影方法有个缺点,就是必须寻找鸟的身影。下面再介绍一种较好的摄影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摄影者原地不动,等待野鸟自动飞来,听起来似乎不可相信,但实际上和钓鱼一样,以等鱼上钩的心情等待野鸟即可。要能钓到鱼,下鱼钩处的水中必须有鱼。与此相同,等待野鸟到来,也有选择等待地点问题。在何处等待最好呢?鸟类也为动物,因此可以认为鸟为了生存,日常生活和人类有着相同的模式,将其一一对应,房屋即为巢;寝室为窝;洗澡在水池河边;食物因各种鸟所好不同,有植物果实、昆虫、花蜜、鱼等。利用这些鸟的生活习性,就可选择相应的时期和地点,等待野鸟到来。等待时不可随意走动,要有耐心。忍受不了一动不动等待野鸟的人不妨利用百叶遮帘,作成四边均为1米,高为1.5米的小屋。形象地说,如同支起四角的帐篷,在其四面做出几个可伸出镜头的圆孔即可。人在该小屋内等待野鸟,可自由动作,不需担心对鸟有惊动,夏天还可防蚊虫,非常实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