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6.3 硬拷贝扫描图像
相对于印刷品,虽然我更喜欢处理原始胶片(而在原始胶片与数字图像之间,我更喜欢后者),但是有时候却因为别无选择而只能使用印刷品,特别是那些具有个人意义或历史意义的老照片。图6-15中的图像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但是它却完美地捕捉下了每天我例行公事地打开猫粮的那一刻,我家猫咪的表情。
这张图像是用一台装有民用胶卷的傻瓜相机拍摄的,然后被从一张大小为4×6英寸的杂货店海报上扫描下来。虽然我并没有奢望能把它放得很大,但我还是对它做了修整。首先查看杂色,确定是否应该将其消除。
如图6-16所示放大查看复合通道和各个颜色通道。蓝色通道上的杂色较多,其他颜色通道相对比较干净。所以我就复制了背景图层,然后在蓝色通道上运用了5次【去斑】滤镜。
由于图像缺少中间调对比度,所以接下来要为它添加一个中间调对比度图层。我在添加这个图层时,使用的是本书前面讲到的方法。请参见4.2.6节。
中间调对比度图层实际上并不是用来锐化图像的,因为它锐化的面积已经超出了图像的边缘,但它的确可以使图像看起来更清晰一些。所以,锐化前先增加中间调的对比度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有可能造成过度锐化。图6-17为增加中间调对比度之后的图像。
接下来在按下Alt键的同时选择【合并可见图层】命令,创建了一个锐化图层,然后使用这个锐化图层锐化图像源,接着使用另外一个图层蒙版锐化图像内容。
利用【图层样式】命令将锐化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亮度】,不透明度设置为66%,移动【混合颜色带】滑块将锐化效果限定在中间区,接着应用数量为500、半径为0.5像素、阈值为0的【USM锐化】滤镜。图6-18为创建锐化图层的整个过程,以及对图像源应用了锐化优化后的效果。
按下Alt键的同时选择【合并可见图层】命令,创建一个锐化图层,然后将它的混合模式设为【亮度】,不透明度设为66%。接着设置【混合颜色带】滑块,用来锐化图像中的中间区用数量为500、半径为0.5、阈值为0的【USM锐化】滤镜制作出下图中的效果。
接下来先依据模糊图层创建边缘蒙版,然后将它作为图层蒙版应用在锐化图层上,再通过这个图层蒙版锐化图像内容,如图6-19所示。按下Alt键并选择【合并可见图层】命令,创建一个模糊图层。然后在模糊图层上应用半径为3像素的【高斯模糊】滤镜。使用【计算】命令根据模糊图层创建一个模糊通道,如左下图所示。然后在这个通道上运用【查找边缘】滤镜,如下图所示。
将蒙版图层作为选区载入,然后将选区作为图层蒙版载入到锐化图层,接着把模糊图层和边缘蒙版通道删除。
先选定锐化图层,然后应用数量为220、半径为3、阈值为0的【USM锐化】滤镜,于是产生了右图中的效果。
利用【两次立方(较锐利)】图像插值对图像向下取样至300ppi,然后运用前几例所使用的输出锐化,即可创建出最终的锐化图像如图6-20所示。借助于喷墨打印机,我把这个图像打印成了一张看起来相当不错的6×8英寸的印刷品。本来它是杂货店的一张4×6英寸的海报。旧式的印刷品,特别是直接复印本,其中包含的信息虽然数量惊人,但却不能永久保存。如果恰巧又是彩色的,那就更难保存了。所以请在它们状态尚好的时候,对其进行数字化和锐化。
相关文章
・ 图像锐化深度探索之大幅正片案例解析
・ 图像锐化深度探索之35mm彩色负片案例解析
・ 数码单反相机新手攻略之宠物摄影实战(上)
・ 数码单反相机新手攻略之宠物摄影实战(下)
・ 数码人像摄影的修饰之人物减肥技术
・ 数码人像摄影的修饰之魅力修润技术
・ 数码人像摄影的用光之相机闪灯照明法
・ 数码人像摄影的用光之自然光照明法
书 名 Photoshop图像锐化深度探索(彩印)
丛 书 名 --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16642-5/TP
编目分类 TP391.41
作 者 [美]Bruce Fraser 著
译 者 陈红军
责任编辑 李际
开 本 20 开
印 张 14.4
字 数 329 千字
页 数 272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 2007年12月
本 印 次 2007年12月
初版印数 4000 册
定 价 75.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Photoshop领域资深专家、广受传媒界和图像处理界敬重的大师Bruce Fraser在图像锐化方面的力作。书中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思考锐化,并包含了大量不同的锐化手法和技巧。几乎所有这些技巧都是非破坏性的—不改变图像的原始像素,读者可以大胆尝试这些技巧,而不必担心破坏图像。
本书首先介绍锐化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从图像的来源、内容和用途三方面考虑锐化的本质和需要,锐化是做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进而引进了锐化工作流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锐化工作流程所采用的各种工具和技巧,以及这些锐化工具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来说明锐化工作流程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图像的处理,展示工作流程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威力。
本书适合数码摄影、平面设计、照片修饰和印前处理领域和读者阅读。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普通爱好者,是制作自己的相片还是商业印刷图片,都可以运用本书的锐化技巧来创建最优化的图像。
目 录
第1章 什么是锐化 1
1.1 强调边缘 2
1.2 起源于模拟 4
1.3 数码锐化 5
1.4 数码杂色的去除 5
1.5 锐化和像素 7
第2章 为什么锐化 9
2.1 概述 10
2.1.1 图像需要锐化吗 10
2.1.2 锐化和显示器 10
2.1.3 把显示器作为锐化的向导 11
2.2 锐化问题 13
2.3 图像源 14
2.3.1 细节、胶片颗粒和扫描仪杂色 14
2.3.2 细节、杂色和数字图像 25
2.3.3 锐化和图像来源 43
2.4 锐化和图像内容 44
2.4.1 对图像内容敏感的锐化 46
2.4.2 低频和高频图像 46
2.4.3 多清晰才算清晰 50
2.4.4 锐化到极致 54
2.5 锐化和输出过程 58
2.5.1 分辨率和眼睛 59
2.5.2 打印分辨率 62
2.5.3 输出锐化 66
2.6 创意锐化 70
2.7 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70
第3章 锐化策略 73
3.1 传统印前锐化 74
3.1.1 不灵活的单过程锐化 74
3.1.2 单过程锐化常常过了头 75
3.1.3 单过程锐化和数码图片 76
3.1.4 传统锐化的根源 79
3.2 多过程锐化工作流程 80
3.2.1 图像源优化 80
3.2.2 优化图像内容 87
3.2.3 用途中性的原版图像 91
3.2.4 固定的输出锐化 92
3.3 创意锐化 92
3.4 输出锐化 95
3.4.1 实践中的输出锐化 96
3.4.2 输出锐化和显示 96
3.5 从理论到实践 100
第4章 锐化工具和技巧 101
4.1 锐化工具 102
4.1.1 分析锐化工具 102
4.1.2 锐化 103
4.1.3 进一步锐化 103
4.1.4 锐化边缘 104
4.1.5 USM锐化 105
4.1.6 智能锐化 112
4.2 锐化技巧 122
4.2.1 在图层上进行锐化 123
4.2.2 [亮度]混合模式 125
4.2.3 图层蒙版 125
4.2.4 锐化色调范围 132
4.2.5 锐化图层控制 134
4.2.6 【叠加】和【高反差保留】 135
4.2.7 锐化和历史 139
4.3 杂色和颗粒 145
4.3.1 杂色去除的需要 146
4.3.2 减少杂色 147
4.3.3 【去斑】杂色去除 150
4.3.4 第三方解决方案 157
4.4 工具和技巧 157
第5章 应用锐化工具 159
5.1 锐化的时机 160
5.2 评估图像 161
5.3 初次优化 161
5.3.1 源优化数字扫描图像 162
5.3.2 源优化胶片扫描图像 168
5.4 优化图像内容 183
5.4.1 优化低频图像中的内容 183
5.4.2 优化中频图像中的内容 190
5.4.3 优化高频图像中的内容 194
5.4.4 锐化后的调整 198
5.4.5 自动内容锐化 201
5.4.6 控制文件尺寸 205
5.5 创意性锐化 205
5.5.1 效果画笔 206
5.5.2 特殊锐化画笔 211
5.5.3 平滑画笔 215
5.5.4 进行创意性锐化的基本原则 218
5.6 输出锐化 218
5.6.1 计算 219
5.6.2 输出锐化技巧 219
5.6.3 富有魔力的数值 223
5.7 锐化工作流程的功能 223
第6章 案例分析 225
6.1 大幅正片 226
6.2 35mm彩色负片 236
6.3 硬拷贝扫描图像 247
6.4 JPEG格式的数字图像 255
6.5 数字原始数据图像 263
6.6 调整图像细节 272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