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正文

雾霾中的摄影师

0 2015-03-31 05:40:01   蜂鸟网   作者:苏秦 [原创]

    在网上,关于雾霾是这样介绍的: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我们忍受着这样的空气,并且习惯性的抱怨,因为我们似乎也无力去改变什么。在那段片子出现后,“雾霾”这个词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这个阻挡了阳光、阻碍人们外出、制造有害成分的元凶是如何成为摄影师们拍摄题材的?

雾霾中的摄影师

雾霾中的摄影师

雾霾中的摄影师

雾霾中的国

    像北京这几年,因为周边的因素,雾霾已经是发展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状况。这个污染不是一年两年造成了,而是一个长期的恶性的积累。

蜂鸟网:卢广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的作品《开发与污染》获2015年荷赛长期拍摄题材三等奖, 能给我们讲讲关于这组作品的一些拍摄故事吗?
卢广:
这个是荷赛专门设置的一个奖项,因为我长期拍摄环保类型的作品,于是就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众多的作品里挑选了一些参加,重点是在2010年到2014年的作品比较多。因为我在2009年获得了尤金史密斯的奖项,所以在这次送选中回避掉了之前得奖的作品(主要是2005年到2009年拍摄的大部分照片)。作品的内容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这三方面。

雾霾中的摄影师
卢广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环境保护一直是您拍摄的主题,您还记得最初接触雾霾时候的情况吗?
卢广:以前是局部性的雾霾,而且很多,在几年前,情况就真的像片子里说的“我这里看不到星星,看不到蓝天”。那时候污染的重点地区是临汾,我2005年去临汾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北京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当时全国进行了通报,临汾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后来临汾进行了整治,这几年当地的雾霾情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现在已经没有人说临汾的污染的了,但是10年前大家都在说。
    所以在那个时候,地域性的雾霾比较明显,比如说一个县城,一个工业园区。2012年我在草原拍摄煤矿的时候,煤矿附近的村民告诉我,你早晨6点多过来,到了8点多,灰尘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8点以后就开始刮风了,在空气中的尘埃就被吹走了,被吹到了别的地方。这些煤矿每天24小时的在作业、倒土,在倒土的过程中如果不刮风,再加上太阳一照,整个草原就会被黄色的灰尘笼盖。

雾霾中的摄影师
卢广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对于近期“雾霾现象”的火爆程度您怎么看?
卢广:
像北京这几年,因为周边的因素,雾霾已经是发展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状况。这个污染不是一年两年造成了,而是一个长期的恶性的积累。

蜂鸟网:您觉得雾霾跟您几年前拍摄的题材有关联吗?您是否早已经预见到了如今覆盖全国的雾霾现象?拍了这么多年您觉得我们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呢?
卢广:
说实话这10年拍下来,总的感受是2005年到2009年的片子是赤裸裸的拍摄和记录污染的排放,连最普通的排放处理都没有。但是到后来呢,2010年以后的很多作品,很明显的感到污染跟前几年就不大一样了。不一样在哪呢?2010年以后的那些环境污染的照片里面呈现的内容量大、面积大、企业多,也就是说企业发展了以后,污染更加严重,但是他们不会像以前那些小企业,烟囱里冒出来的是浓浓的黄烟,现在的烟囱不会这样,冒出来的烟是青的、带点灰色的,也可能是白色的烟。这些企业已经是经过处理了,因为这10年来国家也一次次的在治理,但在这个治理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问题在哪里呢?排放污染的标准谁来定?前段时间我看到媒体说这个排放标准是由企业来定的,我可以告诉你,确实是这样的。我做过这方面的调查。虽然这些企业有了相应的污染处理设备,但是不能说你有了这个设备,就能把污染处理好,但是要比没有处理前要好的多。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数量在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污染的量增加了好几倍。说到底,其实污染的量还是在增加。他们别没有按照国际的排放标准来做,都是根据自己定的标准来做。我们让那些投资几个亿的大企业关闭或者按国际排放标准做,他们肯定达不到。所以导致中国出现这么严重的雾霾,特别是河北的邯郸、唐山这两个地区的钢铁厂,发展的太快。在六、七年前那边的钢铁厂都很小,但是污染排放是很大的。我2008年拍过邯郸钢铁厂,看着那些照片我自己都觉得触目惊心,虽然是只有一个两个炉,但是排放的是那种黑灰色的烟。现在呢,烟是白灰色的,但是炉多了很多。等于说还是污染的量增加了。

雾霾中的摄影师
卢广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近期会有新的作品吗?
卢广:
新的作品是煤矿题材的,四月份的时候会发布吧。

雾霾中的家

    雾霾下的景物即使是距离不远,也会因为被遮挡的程度不同,变得很有距离感,变得更有层次,于是特意去在雾霾大的时间去我们提前踩好点的地方拍摄,森林、水边、都市街景,也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留下它们雾霾中的影子,这里面既有数码相机拍的,也有大画幅黑白胶片拍的,让北京这段历史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雾霾中的摄影师
崔坚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对于近期“雾霾现象”的火爆程度您怎么看?
崔坚:
《穹顶之下》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很好的一个项目,准时准点在两会前投放,推广手段也很有效及时,于公让政府不好意思再回避雾霾的问题,没看这次两会提案雾霾、环保方面的提案多了?怎么解决就看政府了;于私,也是借助这个公众关注的主题,把复出多时的柴静推上了公众视野的高峰。一个双赢的成功事件。

蜂鸟网:我们都知道您很擅长拍摄建筑,雾霾对拍摄建筑有什么影响吗?
崔坚:
肯定有影响,尤其是大场景,会影响我们的视线。让远处的景观变得模糊,甚至隐没在雾霾中。

雾霾中的摄影师
崔坚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有没有什么相应的办法解决?
崔坚:
原来景物中轻微的雾霾,用UV镜可以过滤掉,现在雾霾已经变得更浓郁了,就是以前的优质UV镜已经无能为力了,更不要提现在市面上的UV镜了,有几片还能过滤得了紫外线?能是光学玻璃已经很不错了,仅仅起到保护镜目的罢了。

蜂鸟网:2013年的时候您拍过一组跟雾霾有关的作品,能讲讲当时拍摄的想法吗?
崔坚:
其实不是一组,是我偶然发现的。雾霾下的景物即使是距离不远,也会因为被遮挡的程度不同,变得很有距离感,变得更有层次,于是特意去在雾霾大的时间去我们提前踩好点的地方拍摄,森林、水边、都市街景,也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留下它们雾霾中的影子,这里面既有数码相机拍的,也有大画幅黑白胶片拍的,让北京这段历史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雾霾中的摄影师
崔坚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是不是可以把您当时的心情理解成“苦中做乐”?
崔坚:
雾霾和污染是一部重车,急踩刹车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对于我等草民来讲是个未知数。我不能因为大气污染就不活了,就不拿起自己喜爱的相机了,呼吁的同时拍自己喜欢的、拍这雾霾天适合的题材、也要拍一些揭露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照片,成了我时常关注的事情。篡改一句名言:“身在雾霾中生活,犹如被强奸,你改变不了这命运的时候,就从中享受它给你带来的另一种快乐吧。”这话听着挺无耻,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当代阿Q精神?

雾霾中的人

    人与自然,是艺术表达永远也不会停歇的话题。人首先是存活于自然之中的,所以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人物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雾霾中的摄影师
杨琳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为什么会想到拍雾霾题材的人像作品呢?
杨琳:
我觉得雾霾现象其实是一个很有冲突的景象。首先,拍一组雾霾人像起因是我觉得它看起来是美的,就像我们拍摄过程经常也会用烟饼制造一定的烟雾效果,而雾霾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效果。人置身浓雾之中的那种朦胧感,让画面变得神秘。但与此同时,它又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并且这种伤害如影随形,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就发生。所以我们更希望通过作品让观者意识到这种无形的伤害,保护自己同时也要改善环境。

蜂鸟网:雾霾人像拍摄与正常拍摄有什么不同和注意点呢?
杨琳:
雾霾天是阴天,漫射光不会产生明显的阴影,画面柔和。但同时因为能见度、对比度以及饱和度都比较低,正因为此画面也有了一定的神秘感。其实任何环境拍摄都是有利有弊的,重要的是运用好当时环境的特色,打造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雾霾中的摄影师
杨琳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拍摄的时候会不会做一些自我的防护?
杨琳:
尽管我们都带了口罩,但拍摄结束还是不同程度的感到咽喉不适。

蜂鸟网:对于近期“雾霾现象”的火爆程度您怎么看?
杨琳:
柴静的“穹顶之下”拍的非常棒,她把这个看得见摸不着,大家也搞不清楚的东西,不仅说清楚,更告诉我们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够改善。之前雾霾对大家来说都是莫名的东西。不清楚具体的来源,更不知道如何治理。但现在,现实摆在眼前,哪怕是微小的个人也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环境。

雾霾中的摄影师
杨琳作品
更多作品请点击

蜂鸟网:在雾霾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如何用摄影作品来表达自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呢?
杨琳:
人与自然,是艺术表达永远也不会停歇的话题。人首先是存活于自然之中的,所以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人物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