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精彩回顾 > 正文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0 2014-03-20 06:17:42   蜂鸟网   作者:蒋载荣   责编: [专稿]

    在数码影像还未流行的上个世纪,使用单张胶片的大画幅相机一直是昂贵、专业与高画质的代名词。除了职业摄影以外,在艺术摄影创作时,它更适合表现山川景观的磅礡气势或静物细致纹理的影调美感。

    大画幅摄影的典范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州的f/64集团,他们拍照时惯常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f/64,试图追求纯粹而极致的摄影美感,也开创了摄影史中纯摄影(Straightphotography)的摄影时代;反观小型相机的机身轻巧而操作快速,擅长捕捉芸芸众生瞬间的姿态与表情,这种即兴式(Snap shot)的照片代表了另一种人文摄影的观点——纪实。翻开摄影史“拍景”与“拍人”的两派,似乎在两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20世纪美国著名的黑白风光摄影家,他惯用8×10大画幅相机)与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提出“决定性瞬间”的法国纪实摄影家,他惯用Leica的135相机)的领军下,各自拥有一群忠实的拥护者。

    我自从1985年进入大画幅摄影领域以来,自省应该归属于“拍景”行列的一员。大画幅相机从我大学时期遥不可及的印象,到成为身边最熟悉的拍摄工具,其间正是我迈向摄影家行列的艰辛。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冬山河畔宜兰县五结乡,2013
Sinar f 4×5
Schneider Super Angulon XL 90mmf/5.6
Kodak E100VS 4×5彩色反转片
f/32.3, 1/15s

    台湾东北宜兰县境内的冬山河全长24千米,早年时常泛滥成灾。后来省府水利单位计划整治,将容易淤塞的河道截弯取直,历经六年的施工,如今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冬山河亲水公园。园区以“亲近水、拥有绿”为主题,尤其夏日举办的童玩节与名校划船赛、龙舟竞赛,使得冬山河成为名副其实的亲水圣地。由于冬山河自古相传有青龙及黄龙护岸,因此在河畔两侧以卵石筑起高低起伏、弯曲有致的龙坡,各自镶上青、蓝和黄、橘的陶片。后方的红色铁桥——利泽简桥,则是冬山河上的重要地标。

    这张作品拍摄时间接近中午,略带一些逆光的光质。拍摄时笔者将相机前板略微俯视2°,曝光则用点式测光表对准前方的绿色草地测光,结果与当时目视的经验很接近。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海边的五线谱新北市野柳,2013
Sinar f 4×5
Schneider Super Angulon XL 90mmf/5.6
Kodak E100VS 4×5彩色反转片
f/32, 1/15s

    一个晴朗的初春下午,笔者开车前往台湾北部海岸拍照。在龟吼渔港通往野柳的海滨道路旁边,见到绵延数千米的海岬奇岩,因此在路边停车拍摄。笔者往海的方向望去,只见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禁止停车的红线和道路的双黄线,构成了一幅彩色五线谱,充满了地中海的浪漫与悠闲情怀。笔者立即回到车上取出照相机,并把相机架在人车不多的马路上,准备拍照。

    经过毛玻璃上的格线取景,却发现这个路段恰好遇到道路的方位偏差,红黄色的标线与海平面并不平行,构图上有些缺憾。笔者只好扛起照相机往前走,走了约数百米,终于遇到方位较为平整的拍摄位置。笔者将相机前板略微俯调5度,后板水平气泡维持正中央,确保海平面百分之百水平,很快就完成了这张作品。

    老梅是台湾北部石门区的海滨村落,该处有一个很特殊的“石槽”地质景观。根据地质学家推测石槽形成的原因,应该是几万年前大屯火山爆发后遗留在海边的火山礁岩,在海浪长期的冲刷之下,质地松软的部分逐渐被侵蚀,而留下较坚硬的部分,因此形成一道道的岩石沟槽。遇到每年冬季强烈的东北季风吹袭,浪花浸润石槽岩面,因此滋生出许多绿色的海藻,形成了美丽的绿石槽景观,每年3~5月都会吸引许多影友驻足。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老梅印象新北市石门区,2013
Sinar f 4×5
Kodak E100VS 4×5彩色反转片
f/32.3,4s
Schneider Symmar-S 135mmf/5.6 + Kodak N.D.2.0减光滤片

    这是笔者第四次来到老梅时留下的作品。之前或是潮汐时间未算准,或是天气不佳,始终拍不到浪漫如丝的浪花照片。

    第三次造访,笔者事先查询气象及潮汐预报,可惜笔者当天未携带N.D.减光滤片,即使使用最小的f/45光圈和偏光镜,快门速度仍需1/4s,拍摄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次遇到晴天,笔者在镜头前套上N.D.2.0减光滤片,快门速度需要增加6 2/3级,曝光时间可以轻易延迟至4秒以上,终于轻松地拍到完整的海浪韵律。

    笔者将照相机架设在湿滑的绿石槽上,当海浪袭击岩礁后,等待潮水退去时再按下快门。滚滚的浪潮化作在沟渠间快速流窜起伏的白色泡沫,在底片上也留下了朦胧浪漫的印记。这张作品共拍摄了两个片匣。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野柳夕照新北市野柳,2011
Sinar f2 4×5
Schneider Super Angulon 90mm XL f/5.6
Kodak E100VS 4×5彩色反转片
f/22.7,1/15s

    晨昏往往是风景摄影师最常拍摄的时刻,因为这时阳光角度很低,影子变得狭长而富有戏剧性,如果使用一般日光型胶片拍摄,色调也会变得偏暖并略带浪漫的洋红或黄红色,可以营造出极富诗意的色彩气氛。

    这张照片拍摄于5月晴朗的下午5点左右,地点位于台湾北部以奇岩景观闻名的野柳,阳光快要从山脚落下,天空的云朵色调丰富,毛玻璃上看到远处海域还有点点渔帆入镜。拍摄时照相机的前板略微俯调约5°,测光则使用点式测光表,并以前方岩石的阴影与天空白色云朵读数的平均值来设定光圈和快门。为了避免过长的曝光时间造成渔舟晃动,影响画面的美感,所以快门设在1/15秒。

    这张作品是笔者担任职业摄影师时留下的自拍照,拍摄地点在台北关渡平原的大片草地。拍摄当时笔者刻意穿上黑大衣、撑起黑伞,并故意遮蔽自己的面容。完成构图及测光后,请助手按下快门。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我的自拍照之四台北,1991
Sinar f 4×5
Schneider Super Angulon 90mm f/8
Kodak Tmax400 4×5黑白负片
感光度ISO400
f/32.7,1/30s
HC-110(B式)20℃显影5分钟

    当时以不同的位置角度共拍摄了六张底片,不过冲洗之后却从未放大成照片发表。此次出书时意外在文件柜中被笔者找到,使用底片扫描仪完成图片后,列出一张参考图片。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日月潭之晨南投县鱼池乡,1999
Wista SP 4×5
Schneider Symmar-S 135mm f/5.6加黄色滤镜
Kodak Tmax100 4×5黑白负片
感光度ISO100
f/32.3,2s
D-76原液显影9分钟

    这张作品拍摄于重创台湾的921大地震前的中部著名景点——日月潭。画面中央的小岛——光华岛(现在更名为拉鲁岛),是台湾少数民族邵族最高祖灵的所在,在受到921地震重创后,现今已不复往日的盛景。

    拍摄前笔者与两位同行影友特意投宿于湖畔的饭店,并选择面湖那侧有观景露台的房间。临睡前笔者便将Wista折叠式相机架设妥当,只等黎明时分拍摄阳光乍现的晨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清晨的云层较厚,加上饭店叫醒服务延迟,起身时已经过了朝阳初升前最佳的拍摄时刻。匆忙间赶紧取出测光表与片匣,并以深色码头作为Zone Ⅲ,亮丽的湖面作为Zone Ⅶ,两者相差大约4级光圈,因此决定以ND冲洗底片。为了加深天空的色调,镜头前还加了一片黄色滤色片,拍摄完毕同房的影友似乎忘记拍照的任务,仍沉醉于梦乡当中。

    12月中旬,台湾北部连下了十天的雨,拍摄的当天气象预报北部地区仍有阵雨,只有中部地区是多云间晴的好天气,笔者因此决定开车到中部山城苗栗,拍摄龙腾断桥的残景。在断桥前的停车场下车,笔者顺着下坡路信步来到一个水泥天桥,透过铁丝网朝下望去,下方正是一段蜿蜒的旧山线铁道。此刻阳光透过山壁由斜前方洒落,铁轨上的枕木明暗迭起,显露出很幽静的光影气氛。笔者立即回到车上取出照相机,费了一番工夫,才将口径达90mm的240mm镜头塞入栅栏缝隙。由于紧邻狭窄车道,架设大画幅相机拍照相当危险,因此拍摄动作势必得加快。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长路苗栗县三义乡,2012
Wista SP 4×5
Schneider Symmar-S 240mm f/5.6
Kodak E100VS 4×5彩色反转片
f/32.3 ,1/8s

    笔者只稍微俯调前板,仅耗费约5分钟就完成拍摄。测光时使用的是点式测光表,直接以右侧地面的阴影读数减两格半光圈来曝光。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远雄国际金融广场大楼台北市,2012
Sinar f 4×5
Schneider Super Angulon XL 90mm f/5.6
Kodak E100VS 4×5彩色反转片
f/32.6,1/1s

    台湾都会区的高楼建筑林立,但是想要拍出符合专业标准的建筑摄影却并不容易。困难在于很多高楼建筑的深处过于狭窄,造成镜头的成像圈无法涵盖整栋大楼;或是有些建筑前方有大树、电线,甚至屋主在建筑物的阳台晾晒碍眼的衣物或招租海报等。还有的大楼附近有破旧违建或久久不肯离去的摊贩及执勤车辆,都会增加拍摄时的难度。

    这栋外观新颖的17层玻璃帷幕大楼,地点位在台北市忠孝东路六段的松山区。笔者第一次路过此地,就被它豪华气派的外观所吸引,加上建筑物的前方又有一块不小的广场空地,感觉很适合拍摄建筑摄影示范图片。

    第二周笔者趁着晴天便专程携带4×5相机来此拍摄。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最适合架设照相机的地方正好有几株树挡住,必须使用很高的脚架才能避开;虽然可以把照相机移近建筑物拍摄,但是有镜头成像溢出成像圈的顾虑,因此只能舍弃这个位置往左边移动。

    当然建筑摄影师可以旋转照相机后板来调整建筑物的形状,但是笔者担心,建筑物的外观可能因此被校正过度,感觉会很不自然。这张照片使用了成像圈很大的90mm XL 镜头拍摄,笔者升起前板约50mm,并未做任何前后板旋转俯仰的动作。等待阳光从云缝钻出,还有大楼前打手机的路人、抽烟的上班族离开画面,才按下快门。

    以上图文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大画幅摄影的奥秘》。

相关图书信息

如何用大画幅相机展现山川景观的影调美感
《大画幅摄影的奥秘》

书名:《大画幅摄影的奥秘》
ISBN: 978-7-115-34873-9
定价:289元
开本:大12开
作者:蒋载荣

京东预售链接:购买请点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蒋载荣教授的最新力作。由于「大画幅」相机属于技术相机,虽然操控性极佳,画质也远比数码单反优异,但是如何正确操作使用,往往莫衷一是。身为美国风光摄影家安塞亚当斯嫡系子弟,蒋载荣使用「大画幅」照相机的经验接近30年。

    本书之文字理论包括:大画幅相机分类、镜头与成像、前后板制动操控、焦平面与景深控制、「沙姆定律」与「枢纽律」曝光表尺制作、彩色底片之冲洗等。

作者简介:

    蒋载荣(T.J.Chiang),摄影家暨摄影影像学者。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理工大学(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术摄影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 in Photography,留美时期曾追随亚当斯生前暗房助理Willie Osterman教授学习大画幅摄影与黑白精致放相技术,为亚当斯少数华裔嫡系弟子,也是台湾地区少数理论与实务兼顾的摄影教育学者。现任台北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码出版学系专职教授(1992年迄今,任教已满20年,2004年曾获颁世新大学教学特优奖励),目前在世新图传系大学部与研究所开设摄影学、摄影制作、基础专业摄影、灯光研究、静物摄影、完形心理学、摄影与符号等课程。

    1994年起陆续出版《进阶黑白摄影——Zone System的理论与实践》、《高品质黑白摄影的技法》、《黑白摄影精技》,这三本书被许多祖国大陆的影友公认是华人社会最有深度的黑白摄影论述,也被誉为“蒋氏黑白三部曲”。2002年起赴北京电影学院、杭州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做摄影讲座多次,受到众多祖国大陆影友的重视与关注。2007年台北市立美术馆、成功大学艺术中心举办“台湾横着看——真实的假象”大型摄影作品个。2007年出版《台湾横着看——真实的假象,蒋载荣摄影札记》,2010年出版《光的解析——摄影光质的理论与控制研究》,2011年出版《新观念摄影——影像的视觉心理剖析》。1998年、2011年作品两次获台北市立美术馆永久典藏 。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