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行摄无限 > 正文

千年的期盼,等你归来——探秘客家石楼

0 2006-02-05 16:01: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回老家度春节,听说古民居“石楼”经过整修和开发,于是去了一趟,感觉与儿时的印象比较,是好看了不少。
原本想深入地拍这题材,只是在拍摄中发生一些小插曲,真不知道住在该楼所谓的“值班人”是何想法,一些令人啼笑皆非举动着实扫兴也无法继续拍下去,只好草草了事。
以下是摘自政府信息网的有关介绍:
泰安楼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县城龙岗村,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楼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 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个人认为,如果色友专程来拍摄的话,可能稍有点失望(研究学者除外);如果到福建永定拍土楼的话,这里倒可以作为一个“备选”,两地相距约2~3小时车程,不过中间有30KM的公路路不好走。

正面:作为古民居建筑,客家民居着重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安全需求,尽管没有中原、江南民居的华丽结构与装饰,但坚固、实用和朴素同样体现建筑的尊严……
[#img_710073_no_0_Black#]
门楼:大门很有意思,象门楼却不是门楼,据说当年建楼的人是商人,没有功名,按律不能建门楼,于是便打了一个擦边球,皇帝老儿也无可奈何……
[#img_710074_no_0_Black#]

祠堂: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书“祖功宗德”,陈列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从建筑上看,祠堂沿用了中原地区的一些形制风格,由此也可以看到客家族群的历史渊源
[#img_710075_no_0_Black#]
楼中楼: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图为楼与屋的分割天井
[#img_710076_no_0_Black#]
思源:楼内右侧天井有口水井,井水清澈可口,现仍可饮用
[#img_710077_no_0_Black#]

回廊:二楼回廊贯通,可以纳凉晾衣兼邻里社交。据说兴建泰安楼时有个趣事,楼主人在该楼工程进行到第三层时,他把帐房设在二层,规定凡来领工钱的人,都要手提两块砖到三楼后才来领工资。从前的工钱是每日清,结果就这样省下建三层所用火砖的搬运费
[#img_710078_no_0_Black#]
登高眺望:从三楼回廊眺望,“楼中楼”的感觉更为明显,随着标高的增加,光线与视野更为舒适,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客家民居通常把首层设为公共区、二楼三楼是储存和居住区的原意,“享受”决定一切人类创造
[#img_710079_no_0_Black#]


拜祭:客家人历来尊从传统道德和文化;错过居民的拜祭仪式,只在三楼的厅里看到这般场景,虽然香烛已燃尽,但仍然存留神秘慑人的说不出的感受
[#img_710080_no_0_Black#]
建筑一角:在三楼的转角处有这样的空间,与回廊直接连通,没有墙与门,在这里可以同时观察到两个方向;具体用途本人无法考证,猜测是作“预警和防卫”的专用区域
[#img_710081_no_0_Black#]
回忆:春节期间,很多游人参观,拍摄时这位长者突然闯进镜头,久等还未离开,于是把这场景记录下来,从和他一起进入的人的交谈中隐约了解,也许他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看到长者入神的样子,唯恐快门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img_710082_no_0_Black#]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