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地区辽阔,盛产牛羊,农作物以耐寒抗旱的青稞为主。食物以牛羊肉、糌粑(青稞炒熟后磨成的面粉)为主。食品的制作,虽不及内地的花样繁多,但也有不少带有独特风味的佳肴。
点心“醍”(酥酪糕)
藏族“醍”这一糕点,系采用营养价值极高的奶酪品制成,专为节日款待嘉宾或僧人用。有所谓来者“非厚意不设”之说。一盘“醍点”,放在桌上,看上去形如堆红迭翠的荷花,美味诱人,有幸品尝几块,实是一种特殊的享受。“醍”这一糕点,类似广东月饼之类的点心。它是用提取过奶油后的乳白色淀粉(藏名曲热)晾干后,用磨磨成粉末,拌入黄油(奶油)、白糖、角麻(人参果)、葡萄干、桃仁等,做成椭圆形、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摆成图案,表现吉祥、长寿,放入笼屉内蒸熟,宾至可整块献上,或切成片状。据说它有滋补强身之功效。
血肠
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吃时不虽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既又血香,又不腻口。血肠的烹饪方法也别具特色。将灌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便立即起锅,盛入盘内,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安多面片
“安多”是藏语,指青海、甘肃、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地区。这一地区的藏族,喜欢吃一种做法简便而又香绵可口的面食,即安多面片。安多面片,是藏族家庭常吃的一种面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它的作法是:将普通的面粉加温水揉成一团,但略比擀面条的面揉得软一点,然后,用刀将面切成4寸长的块,摆整齐,表面涂上少许食油,再将干净的湿布盖上待用。
拉萨的饮食种类丰富,除了带上你自己喜爱的糖果、饼干等,你用不着带额外的食品。 在拉萨可以吃到各种风味的饮食,藏式餐饮、广东菜、北方菜、湖南菜等都有。最多的算是四川菜,颇受游客和当地百姓的欢迎。许多西藏的旅行社都会为游客提供一场有藏式歌舞表演的藏餐。 如果您愿意的话,您可以花上四五十块钱轻松享受一顿藏式风味餐。
泽当、日喀则、林芝地区
以上这几个地方,您可以选择在宾馆内或宾馆的小饭馆里用餐,不过大多数的游客还是愿意在宾馆内用餐,宾馆主要为游客提供川菜。
阿里探险游和藏东游的饮食情况
如果您参加探险团队例如阿里探险游、藏东地区游览,您有两个办法来安排您的饮食,一是自己动手作饭,二是在路边小餐馆用餐,好在途中大的停靠点都有路边餐馆,如果您去阿里地区的话,条件就更加艰苦一点,在无人区只能吃干粮或面条。
■ 藏族人的主要食物
藏族人的传统食物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藏族人认为,吃肉就要杀生,杀一只鸡只能给一个人吃,而杀一头牛可以供应几十人,因此应尽量减少杀生,多吃牛肉。除了以下几种最常见食品外,还有藏式奶酪、酸奶、咖喱土豆牛肉饭、藏式生牛肉等。
酥油茶
用精制食用酥油加绿茶汁或砖茶汁搅拌打制而成,其中可略微加入食盐,由于高原气候干燥,酥油茶能够提供人体每日足够的油脂,以防止由于干燥而造成嘴唇或皮肤干裂,到西藏旅游,能接受酥油茶的应尽量喝。
甜茶
用新鲜牛奶,加上红茶汁和糖制作而成。
糌粑
糌粑的制作方法是用精致的青稞炒面粉,加酥油,以茶汁混合,揉成面团食用,(是城里人的吃法)。但比较困难的地方只用清茶汁(砖茶加盐)加青稞面。
风干肉
在冬天,用精选的鹇生牛肉或山羊全腿,淹制后或直接挂在户外风干,由于进食后会在胃中吸水膨胀,因此每次不可多吃。
酸奶
西藏的酸奶食用时加白砂糖混全,营养价值极高。
■ 西藏名菜介绍
灌肺
以羊肺为主,配以酥油、面粉等先煮后炸而成。
蒸牛舌
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
氽灌肠
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
香煮油脾
流行于青海玉树一带,以羊脾、羊油为主料煮制而成。
炎烧蕨麻猪
流行于甘肃甘南一带,以蕨麻猪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制而成。
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
爆焖羊羔肉
流行于青海。以鲜羊羔肉为原料爆炒而成。
吹肝
流行于云南迪庆,以钎肝为主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