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行摄无限 > 正文

贵州铜仁的傩文化

0 2005-04-19 15:11: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傩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傩,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人们今天看到的傩,就其内容或形式来讲,乃是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
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地处湘、鄂、川、黔边区,乌江、锦江纵贯全境,梵净山脉纵横全区。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肥林茂,宜耕渔猎。自古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等兄弟民族,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风情习俗、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睦相处。他们信仰崇拜傩,致使这个人类历史几千年来原始的、古仆的神奇怪异的民族民间文化至今仍遍布铜仁地区城乡,目前全区尚有480多个班子(每个班子十人左右)广泛活动在民间,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铜仁地区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冲傩”一般是临时性的,主要是傩信仰者家中一旦发生了不幸;如家中有人生了急病,受了灾害等,就及时请傩法师(即掌坛师)来"冲傩”。他们以为傩法师法术高超,可以上通天曹,下通地府,凭借手中平时养着的几十万神兵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用法术惩罚鬼邪,强制他们远离主家永不再来。这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要两个法师一个晚上便可完成。"还愿”则不同,这是主人事先许下的"愿”,其"愿”的种类很多,祈求老人长寿的"寿愿”,求子的"子童愿”,孩子满十二岁许的"过关愿”,还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许下的愿等等。凡许下的愿如愿之后,主人就要选定良辰,请掌坛师来举行傩祭"还愿”。"还愿”是一种酬谢神灵的活动。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半月。"还愿”的仪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坛”,这阶段包括"请师”、"还神”、"发文”、"立楼”、"搭桥”、"调兵”、"差兵”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开洞”,即由和尚通过地盘请出唐氏太婆,打开桃园上、中、下三道洞门,请出24个正戏;第三阶段为"和坛催愿”,把主人许下的愿催交愿官;第四阶段为"勾愿送神”,即是由判官勾销主人许下的愿,由掌坛师收兵、送神(闭坛)。"还愿”结束这天,亲朋好友要前来祝贺,晚间还要唱戏祝贺主人平安,款待来贺亲友。
傩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傩祭鬼逐疫。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通过戏娱人娱神。再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别具一格的傩面具化妆来进行表演,每个面具都固定的名称,代表扮演角色的身份,掌坛师视其为神祗。正戏中有24个面具,代表24神,在这24神中,又有正神和凶神两大类,每个面具大都有传说故事,说明他的来历。傩戏面具是根据它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刻划出来的,如凶神的主要任务是驱邪打鬼,布面具的形象狰狞恐怖,充满杀气。古老傩戏面具不仅是傩文化的珍贵文物,而且是古代民间雕刻艺术瑰宝。
傩的活动除了正祭之外,还有上刀梯、过天桥、下火池、开红山、下油锅、踩红铧、衔耙齿、翻茅、悬斗、栽牛角、钉鸡、筛子装水、吞钉子、吃碗等特殊祭仪绝技。
傩文化是铜仁地区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历史文化现象,虽历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傩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同某些外来文化(如梵文化)的联系,又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并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注意和兴趣,本应进入世界傩文化的研究行列,可是由于过去我们研究挖掘不够,困难较多,所以至今尚未走出国门,成为"傩世界”中的美玉奇葩。目前傩文化存在的形式林林总总,涉及民俗、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戏剧等许多艺术门类,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宗教学以及医药学等许多研究领域。
傩戏所表现的原始崇拜和生命意识的冲动,即使面对风靡全球的古典和现代舞蹈也毫不逊色,略加点缀,就可以成为最优秀的艺术精品。傩画像(神案)、傩面具(脸谱),形态朴实夸张,色彩艳丽,千姿百态,对比强烈,透视出人类心灵深处原始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强烈欲望,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商品开发价值。神奇的傩技表演,属于用现代科学技术尚不能解释的现象。这些都证明傩文化现象中孕育着深刻的科学内容。现在,我们没有认识的一些现象,不能用"迷信”林立二字否定。凡客观存在的事物,就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研究,认识其本质。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