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技法学院 > 行摄无限 > 正文

快乐悠游-瞎聊广州行

0 2005-03-28 11:53:00   蜂鸟网   作者: [原创]
本来广州深圳是出差的,在多了些生活的体验后,我选择越来越快乐的态度,努力工作是一种享受,借工作之便出来四处看看品尝各种美味也是一种享受。
我也很奇怪自己的改变,岁月非但没有令我更世故和成熟,反而生出更执着梦想,大自然给了我更多生活的激情,人生的迷惑很容易在旅途中得到了解脱与释放。我想自己已经能很放松的面对一些东西,包括工作和生活。也许是这种态度令我有了平和感恩的心,反而得到生活更多的惠眷。
一回到北京,就收到梅叔叔的亲笔书信,信里有梅叔叔的热情和开平“云幻楼”的联楹。这年头,习惯了收MAIL和传真的我忽然看见了手写体,倍觉亲切。信里,梅叔叔说要看我的“大作”,其实平时兴致有了也瞎写点什么,如今有长辈正而八经的要看我写的东西,不由心生惶恐。迫于各种压力,“观后感”非写不可了。
同行广州还有老大和GUGU,说起老大,偶真的很有必要和大家解释一下,偶是在人生最低谷(刚刚失恋)的时候来到现在的公司,有得有失,老天立马空降了一批可爱的人围绕在偶的工作环境中。
老大就是其中一个,初期老大采用“砒霜法”为失恋的偶疗伤,用老大的话,也就是把本来紧紧包扎的伤口再掀开,用小刀慢慢拉,在伤口上撒点砒霜,使手用力再搓几把。事实证明,此举颇有成效,在煎熬-流血-流泪后偶逐渐恢复智商,看清一些人生的道理,同时也看见了希望(因为老大本身就是个对家庭极有责任感的男人,疼爱孩子,极其“惧内”!)而后坚强快乐可爱起来。不过奉劝没有抵抗能力的朋友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还有就是成本也很高,估计要几十桶眼泪和纸巾若干。
老大脑子比较好使,俗名“说不死你!”,自打偶拜倒其门下后,日见伶牙俐齿,脸上真皮也逐渐变厚(估计再混仨两月,偶就可以出师号称“说不倒你”了),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举个例子,偶是湖南人,说话不带儿化音,某日吃饭某为同志说再加一个可乐,偶随口家了一句“不用了,我还点了一大份汤,”老大力马带头起哄“大粪汤?我们不喝了!”然后是哄堂大笑,然后是偶难堪尴尬的脸……
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更丢人的偶就不说了,不过从此偶处心积虑,只要有老大的破绽,偶是决不放过的,偏偏这个家伙精的很,至今也没有太多把柄落在我手里,不过也有杀手锏,那就是老大夫人,每次老大看见美丽的夫人嘴就不灵了,总是一脸忠厚,决不多言。用老大自己的话来说,那叫“善解人意”。而老大夫人对别人都非常好,独独“凶横”的吃定了老大。简直大快人心!
最后再给大家解释一下老大的含义:就是见客户替你开车,帮你分析工作,出了事头那里替你扛着,难过的时候开导你的人。简而言之就是罩着你的人,呵呵!
还有一个MM是GUGU,这是MM中偶比较喜欢的一个,在一次拔刀相助借钱给偶后我们成了朋友(听上去偶是不是有些势利?)她是个豁达和聪明的MM,也很感性,有时候也在烦闷的时候去楼下KFC陪着喝杯咖啡,交换彼此的一些心情和故事,那真是段美丽的日子;
GUGU酷爱玩,巨好吃。民间流传很多她的英勇事迹--------高中时她和一帮同学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居然是凑份子,一家一家吃过去;西藏一行,喝水烫了下巴被抹了不少牙膏,差点破相,去逗狗狗被藏敖咬了,被提前返送老家;还有开车撞伤了一棵年幼的小树;出去玩从火车滑到站台边上,然后从站台滑到车轨中,抓也抓不住,爬也爬不上来,被两GG给救上来的糗事,好几天都说不完。总之一个可爱的“贝贝”。
附:MM的玉照:
[#img_692039_no_0_Black#]

这个好吃的家伙一听说我要去广州,就决定一起广州吃去。这令我广州之行又多了一个主题--------吃。
由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导致出差时间推迟两天,而GUGU已经定了周一的机票,被“晃掂”的她认定了我是本本,委屈的一个人先走了。
等我到广州的时候,她已经会过友人,胡吃海喝后决定第二天要回北京了,让我这心地善良的人内疚不已。当天下午便陪他出去狂购物,下午吃了慕名已久的“兰桂仿”的乳鸽,夜游了珠江后的二天清晨将她送走。
毕竟是出差,我们还是先忙公事,和老大一起走访广州各大媒体公司和电视台,没有想到运气好的一塌糊涂,简直就是事事如意,广州台某位副总监在接到我的名片后,一脸慈祥的望着我说“我儿子和你同名”,天助我也!一路绿灯大开,连睡觉都想笑那hehe 。。。。。。。
事情办的都很顺利,我四处和别人用现学的粤语对话,忙里偷闲的吃各种小吃,感觉最好的是肠粉,嫩嫩的沾着地道的广州酱油,鲜美级了。结果是回来整整重了2公斤。晚上约着CONNIE带我逛街狂购物,看着这么多精致的美食和满街ES号的衣裳,琢磨着自己还是合适在南方居住。

乱世碉楼

我想除了“吃”以外,广州之行,最值得说的,则是乱世造就的侨乡碉楼了。
受martin(一名未婚加籍华人,有意征婚有意落户加拿大的单身MM可以踊跃报名)之邀,我和老大决定周末去martin的老家乡下江门去品尝老朱念念不忘的农家菜、看碉楼。Martin告诫我不要穿旗袍,说太招摇会吓坏乡下马路上行走的鸡鸭。老大也问我乡下是不是有蚊子,会不会气温很低或者该带条长裤啊什么的。
我则满心憧憬着田园风光,到了江门,我心里说不出的郁闷,什么农村阿,这么豪华的地方,哪里有鸡鸭再路上行走,放眼看去,哪儿都是霓虹灯和人。Martin介绍他家乡是有名的侨乡,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华侨。是啊,我看初来了,眼前这些挂满霓虹灯的高楼,一定都是华侨同胞们的支援了。
当晚的目的地五邑大学到了,martin的父母是学校的教授,不过martin的父母和奶奶真的很可爱,尤其是鱼做的好吃。我这四处觅食的“好食之徒”,很快接受了现实。晚上原以为可以住在martin家的农社里的我们就宿在五邑大学里的江门楼。
第二天一早,梅叔叔和martin 就来接我们去看碉楼,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梅叔叔,一位五邑大学专门研究侨乡文化和碉楼的教授。因为有了这么专业的导游,碉楼才有了故事和生命。令人心生感叹。
开车的小帅哥叫欣仔,车里放着我最喜欢的音乐,车外蓝天白云。恨不能放声高歌,忽然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家伙。
老大很快和martin结成联盟,二人狼狈为奸,一双铜牙利齿令我毫无招架之力,好在我闯荡江湖多年,醒目的发现梅叔叔堪称本车中的权势老大,便开始施展我的擦鞋(广东方言的拍马屁)工夫。很快我就开始背靠大树乘凉了。在我错把黄马队称为黄龙,被老大和martin耻笑的时候,也被梅叔叔力挽狂澜解释为“没错!黄龙,黄马对中国龙。”
车开始进入郊区,眼前开始出现一些零落的碉楼,梅叔叔介绍说,碉楼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目前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开平市内总共有1833座碉楼。的确一路上星罗棋布、举目皆是。这些碉楼都是当年的华侨回乡兴建的,差不多有上百年的历史,既能居住又能防卫盗贼。
听梅叔叔如数家珍,这个怎么怎么,那个又怎么怎么,暗暗体会叔叔不经意中,流露的自豪和骄傲。
我们正式近距离接触的一座碉楼是“方氏灯楼”,一座罗马穹窿顶的造型的碉楼耸立在郁郁葱葱的小山冈上。周围没什么建筑,雕楼下有几座坟墓,我不太敢过去打扰他们,拍了几张逆光碉楼便开始撤退。
[#img_692041_no_0_Black#]

自立村碉楼群

在梅叔叔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自力村碉楼群。远远望去,几幢碉楼立在村庄里。楼前池塘里白色的荷花在艳阳下怒放。
碉楼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除了传统的建筑风格,还有国外希腊式、哥特式、伊斯兰式和巴洛克式等风格,却都冠有着“某庐”或“某楼”等传统不过名字,碉楼由夯土、钢混或砖石砌成,顶层有防御用的瞻望台,门上的粉彩雕花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后还留下断壁残垣,窄小的窗户是锈迹斑驳的厚铁板。墙体表面缝隙紧密,棱角笔直;刚刚收割过的田里,透着少许苍凉,老的发青的砖石上残留着些枪眼,置身其间,似乎仍能隐隐感受到昔日刀光剑影之气。
[#img_692043_no_0_Black#]
但凡是景物,一旦有了故事,便有了生命,其中有座云幻楼,5层的平台门口有一幅长达50字的楹联:
云龙凤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的湖海生涯空山岁月;
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横联:只谈风月
梅叔叔告诉我们“云幻主人”乃一届书生,曾有济世救国的壮志,因怀才不遇,自提楹联以抒情怀。
今天的云幻楼主早已离去,一把锈锁锁住座空楼。碉楼屹立于宁静的田园村庄,以其沧桑的身躯悄悄述说着什么,安详的却并不经意的看着我们这群来自都市的猎奇者。揣摩云幻主人当年无奈的豪情,仿佛接触到碉楼的灵魂,我这异乡的游子也不禁感叹沧海桑田,白云苍狗。。。。。
[#img_692045_no_0_Black#]

立圆

离开自力村,我们来到附近的立圆: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载兴建的私人园林。
立园目前的维护者将她的外墙粉饰一新,如同看见一只刷了油漆的古董青花瓷瓶般令人心痛不已,实在可惜!
立园楼内门窗的造型,厅堂的设计,处处可以看到西方建筑的特色。已经有些发黑的意大利的进口瓷砖,水磨石的墙群,壁炉和纯银的西式餐具、当年美国进口的洁具以及发黄的照片,依旧提醒人们她当年的奢华与靓丽。
碉楼同时也记载了侨乡人们乱世的沧桑和变迁。立园楼内窗户有一根钢筋被掰弯,据说这就是当年日军横行的证据。那些虽然已经破旧但还是庄严的供奉着的祖宗牌位和镌刻在牌位上的恪守家风,发扬光大的训词,还能留着当年人们的生活和信仰的痕迹。
恭敬的看着供在卓上的牌位,我逐渐体会到对祖先的追思,才是碉楼的灵魂,当年泪别家乡,飘洋过海,散落在异乡默默工作的开平侨民;可心里一直惦记着的,是重回故土,建一所大大的祖屋!叶落归根才是这一辈勤劳的开平侨民的中国结。才有了今天的碉楼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底蕴。
[#img_692047_no_0_Black#]
走马观花看了一些景观后,便就匆匆离开了“立园”,准备去吃久仰大名的开平农家菜。
[#img_692049_no_0_Black#]

农家菜

来到路边的一家小饭店,环境非常简陋,梅叔叔点了几个菜,桌边有个特大的风扇对着我们使劲吹,我们便开始涮洗餐具,入乡随俗,本地人们都有这习惯,类似潮汕人喝茶的烫壶温杯。
先上来的是菜干骨头汤,是筒子骨和晒干的菜叶慢火熬成的老火汤,滋味不错,照当地习俗我们先喝汤,martin开玩笑说,广东人比较聪明,先喝饱汤,大家就能少吃点的。比较节约粮食。
我赶紧拿出数码相机,在每道菜上来时先拍一张,主要为了回去馋馋老GU。
在广州的日子,老大一直用装骨头等垃圾的瓷碟吃菜,当着外人的面,我一直没好意思“打击”他,而一直陪着他这么做,看到大家已经混的挺熟的时候,我告诉老大当地人们拿这种瓷碟来盛垃圾的,用旁边的小碗来吃菜,老大一时语塞,狠狠瞪我半天说,“你怎么才告诉我”,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朱推荐的农家菜的确不错,本来是家常菜,不知道为什么滋味就是不一样,所有的菜都用沙锅堡装着,最好吃的是豆豉五花肉,薄且不肥,加上豆豉、酱汁,肉质爽口,韧性特别好,一块下去,回味无穷。我想我们们的确是饿了,用豆豉五花肉的酱汁拌着米饭一通狼吞虎咽,粉粉的芋头闷小白菜,鲜嫩滑口,入口时还会隐隐约约嗅到阵阵香气。还有豆豉苦瓜、喷喷香的闷塘虱,既有鱼肉味又有肉味,美味加分。价钱也十分公道。

世外田园

随后我们来到马降龙村,马降龙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村庄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十足的田园风光,绿林如荫,鸟语花香。
穿过一片翠竹,里面有座碉楼,楼前有个院子,有些年纪的大榕数枝叶繁茂,从容的伸展的臂膀;院口有棵木瓜树,硕大的扇形叶子下刚结出一串椭圆的小木瓜; 深深的庭院,昙花漫不经心的爬出墙外,吐露着幽香。碉楼外是一片杨桃树林。目前正是杨桃成熟的季节,林子里处处挂着橙黄或是翠绿的杨桃,在树叶缝隙的阳光中晶莹剔透,杨桃随手可摘,也没有人管你。熟透的果子掉在树下,糜烂的杨桃果散发的果酒的味道,浓香醉人,扑面而来;
的确,每個生命都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许多植物时时刻刻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无论你我,都曾经被她的花香和叶香所抚慰,只是宛如默默的爱一样不知不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安静的心才能感受到所有的碉楼、树木和果实的生命和语言, 心里静静飘起那首“Colors of the wind”.回想起《风中奇缘》里智慧的树精说过的话:“当你迷惑的时候,只要你用心聆听,你就会心明如镜。”
出了村庄,已经是艳阳当头,我们登上村口当年守护村庄的众楼,楼下非常阴凉,一些村民在打牌聊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燕子窝”。四个圆柱体凸出在楼顶,朝里有个门洞,凸出部分全封闭,各方向设有枪眼,只要四个人守在四方,那真是万夫莫开,因为脚下也有枪眼,敌人休想靠近放火或撞击底层大门,设计非常科学实用。


笨猪Martin

处处都是新奇养眼的东西,,我端着相机,走走停停,全然忘了劳累和烈日。
回到车里,开始欣赏数码照片,有一张照片画面虚了,我请martin同志替我删了它,两分钟后martin语调平静的说:“sun,我把他们全部DELE掉了。”
“不可能,我知道你们骗我”,经常受他们的欺骗的我才不上当。
只看见martin拿着数码相机在那里捣腾“sun, 对不起,真的全删了,不相信你自己看”。martin 把数码相机递给我。
我接过相机一看,100多张照片真的都没有了。不由悲从心生。
Martin使劲道歉。由于长辈梅叔叔在场,我只好打落牙往肚里咽,嘴里喃喃“没有关系,不生气”,心里暗想:“笨猪Martin,看梅叔叔不在的时候,我怎么收拾你,呜----------- ”
所幸还有一个相机,总算还留了点纪念,不过照片还没有洗出来。

小城故事多

在martin的道歉自责中,我们到了赤坎―――当年成龙拍醉拳的一个小镇。
古老的街景,古朴的民风,独特的西洋建筑楼房与小舟、石拱桥。仿佛身临一部怀旧电影,岸边是古旧的连体洋楼,梅叔叔介绍说由于本地雨天较多,日晒较厉害,底层一溜骑楼是用来遮阳避雨的,斑驳的老墙,骑楼下摆着各种店摊在,三三两两散着各自悠闲着人们。象极了金陵路一带老巷的风格。

[#img_692051_no_0_Black#]
这条街主要有司徒氏与关氏两大家族,都是名流辈出,竞争激烈互不买账。凡是一家有的另一家必有,比如图书馆,学校等。
[#img_692053_no_0_Black#]

我们顺着斑驳的青墙、石板路,看见绿荫中闪现有着尖尖钟楼的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大钟虽然有些年纪,依然勤恳的劳动着。
遍植花草的院子,前方是黄墙琉璃窗带拱形阳台的三层洋楼。
底层是阅览室,墙上成列许多老照片,和捐赠图书馆的人员名单,仔细看看,内容多是司徒氏家族的大小人物以及事迹报道,大到司徒家族国内外知名人士,小到司徒某某生了几个孩子以及割舍不断的海外游子与故乡之间的千丝万缕,也算是小城的故事吧。

寂寞的加拿大村

由于martin已经叛离国土,移民加拿大,梅叔叔特意带我们去看了加拿大村,村中十座不同形式的两至三层的别墅建筑全部是由早辈加拿大华侨出资兴建自用,因为村里人几乎全在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华侨村落,故又名“加拿大村”
[#img_692055_no_0_Black#]
当我们站在泥泞的土地上仰视,大约七八座三四层的洋楼紧挨着,多是巴洛克式的廊柱,爬满了青苔。门楼保持了较好的浮雕,是中国的山水画,色彩艳丽不失凝重。楼和楼之间距离一米多宽,抬头望去是一线湛蓝的天,散着丝浮云。走在深巷中,两边一扇扇尘封的大门满是锈斑的铁锁,凉风习习。
[#img_692057_no_0_Black#]
诺大的加拿大村目前已经没有住户,其中一座碉楼开着门,里面种满了蘑菇,主人却不在。登上楼顶,可以俯瞰整个村子。村庄在烈日下异常的安静,既有各式西方古典别墅建筑和气势磅礴的碉楼,又有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
我拿着数码,报复性拍摄照片,糟糕的是相机没电了,我想一切都是冥冥种安排好的,生命里有些东西,越是执着想要,越不容易得到,还不如看得更淡一些,随遇而安吧。

旁边有一栋墅颇为独特,楼顶的 “春如”二字,历经了岁月的沧桑,更多了些寂寞美丽的韵味。在楼群之外,是一栋两层和三层连在一起的呈阶梯状的洋房,楼前是两棵高大笔直的槟榔树,院里是已经荒芜的花园和池塘,园中长满了郁青的杂草,还有些竹子和芭蕉树,一条小路穿过花园,正对着土墙围起来的大门。
不知道“春如”二字是不是取自舒亶的 “绿窗酒醒春如梦,小池犹见红云动”,却看得出当年这偏远村落中,“春如”的主人何等多愁善感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发动车子,离开村落,暗青色的碉楼离我们越来越远
晚上,还有皇马呢。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