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个驾车摄影一族,出门就喜欢捏两张,也爱写几个字留念,一直在坛子里潜水,主要是担心水平不高让人笑话,我把旅游散记随片片贴上,因为我感觉图片只有在故事里才更生动,如果也有爱旅游的请帮忙顶顶,如果大家都感觉文字又臭又长(汗),呵,回贴告知,下次就不再贴文字部分了,谢谢每一个提意见的人和夸俺猪猪的人!!
[原创]江南水乡行记(第一集 周庄(上集))(开奥拓游记)
作者:猪猪,02新款白色奥拓大王子,趣车门号714 蜂鸟ID:JASONZHU
“嘟.....嘟....”电话声响了起来,我懒得去接,任由它响着,
“主人不在家,干什么去了,就...不.....告儿你...........”电话留言机里传来我那痞子式的自动应答,
“小懒猪,我知道你在家呢!快接电话!有大消息告诉你,”电话那长传来老婆急切的声音,
“喂,什么大消息呀,是萨达姆同志又当权了、还是您又涨工资了?”我懒得拿起电话,只是把免提打开,
银子浜
[#img_691268_no_0_Black#]
“六月七号一天,整个江苏省有十几个城市,100多处景点,全部免费!快到网上看看去吧!”
“全部免费!”一听到这个消息俺立刻来了兴趣,猪猪是个“扣门儿”的家伙,对于“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大便宜是一定要占的,打开电脑,登陆到“10秒”的坛子上,果然有6月7日江苏大部分景点免票的消息。
“哈,景点免票!这么多地方去哪儿呢?”俺盯着‘免票名单’琢磨着,‘周庄’两个字出现在视线中,扬州这些地方都有点远,只有周庄最近,从上海开车只要50多分钟就能到,而且平日里60块一张的门票的确让猪猪心疼,去年虽然已经去过一次,但是40度的高温、人山人海的游客、和肆意尖叫的导游的喇叭声,没有让俺体会到水乡之美。
著名的周庄双桥
[#img_691270_no_0_Black#]
“就是它!这次要把它补回来!早早出发,一定要赶在大批游客前,体味一下江南第一水乡的妙处”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给老婆写封EMAIL,告诉她我的决定。既然是免票,游客一定不少,如果去远的地方,等开车到了,大批的游客也到了,也就玩得不爽了。
江南水乡的美,并不像皇家园林的雍容气派,也不如自然奇观的神奇壮美,而是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是一种在晨雾中、细雨里、古桥下、小河边浣洗的悠然自得,是一种历经数百年不曾变化的生活节奏;是一种充满阴柔、幽静的情调;是一种在每一块石板底下,都可以找到一个沉淀几百年的老故事,每张酒楼的椅子上,都可能坐过才华横溢的江南学子的文化积奠。
周庄南北市河
[#img_691272_no_0_Black#]
要想欣赏到这些,戴着旅行社发的凉帽,跟着导游的小红旗,听着不时高声啸叫的小喇叭的介绍,不停的和卖旅游记念品的小摊砍价,是不可能体味得到的。这也是猪猪为什么要选择在鱼肚白的清晨再游周庄的原因,力图能够更多的体味到千年古镇那原始、朴素的美。
“咱们明天五点出发,保证六点多点到周庄,这时那里一定没人!”晚上,我一边开车接老婆回家,一边和她商量着,
全福大桥
[#img_691274_no_0_Black#]
“对,我们晚上把东西都准备好,笔记本和相机的电池都充满电,再带上桶水!”老婆也出着主意。
晚上九点多,我们就早早的睡了,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早游。
“铃.....”5点,闹钟叫了起来,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梳洗完毕,跳上小花猪猪车就向周庄开去。从上海到周庄,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走沪宁高速,从昆山出口转昆南公路,经过张浦、锦溪到周庄;另一条是走苏州到虹桥的机场路,转昆南公路,经大市、锦溪到周庄,还有一条是走沪青平公路(318国道),经过青浦、上海大观园到周庄,我们走的是318国道,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比较短,能够比较早到周庄。
天才刚刚亮,路上的车很少,到了上海大观园转向北,路过商塌再走8公里就到了周庄,经过简单的非典登记,交了30块过路费,车子就进了周庄镇,我们没有把车停在旅游停车场里,而是直接开到了“中国第一江南水乡”的牌坊旁停下,锁好了车,缓步走进了周庄古镇。
[#img_691276_no_0_Black#]
周庄自建镇至今已经有900年了,原叫贞丰里,本是江南的一个普通小村子,北宋年间,有一个姓周的‘迪功郎’信佛,送了200亩地给这里的全福寺,权做庙产,渐渐这个地方就称作‘周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正式叫‘周庄’是从清朝康熙年才开始的事儿了,所以一进镇子就能看一个花岗岩牌坊,上书:“贞丰泽国”,而不是“周庄”。
在牌坊旁是“全福塔”,原来的全福塔是在镇南的全福寺里,这个塔则是仿造被毁的老塔,建在这里是因为:它实际上一座水塔,是供镇子里的人吃自来水用的,老外观、新功能结合,美观又实用。
镇子里果然清静,没有游人,镇子上大部分的人还没有起,只有少数几个乡妇在河边洗着什么,绿幽的小河水里石桥的倒影婆娑,我们踩着石板路,沿着小河经过青龙桥、太平桥向双桥走去。
富安桥
[#img_691278_no_0_Black#]
到了周庄就不能不去双桥,双桥是由跨在银子浜上的‘永安桥’和南北市河上的‘世得桥’组成的,在清晨的阳光下银子浜认着银光,两座形态迥异的小桥一横一竖的丁字形座落着,桥洞一方一圆,两桥如同一把古代的钥匙,和不远外的清代石桥“太平桥”串在一起。
双桥的闻名是由上海画家陈逸飞开始的,当年,这个留美青年画家租了条船回故乡写生,带着一星期的写生和一大旅行包的胶卷不舍的离去,后来整理出了以双桥为主题的油画--“故乡的回忆”等多幅作品在美国的“哈默画廊”展出,获得轰动。后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先生访问中国时,将买下的这幅画又送给了邓小平,是艺术家使这两座普通的石桥闻名世界。双桥是这900岁古镇子的缩影,也是这梦中的‘中国威尼斯’面对世界的门户。
我们从旁边一处小小的里弄走到河边,蹲在可以看到双桥全景的石阶上,穿过桥洞看着清静的古镇水巷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之中,河面上停着几只鲁迅笔下的乌蓬船,远处又是隐隐的一座古石桥,初升的红红朝阳映在水中,晨曦里青瓦粉墙的江南民居倒影如同一幅名家手下的油画,静静的、默默的“挂”在那里。
太平桥
[#img_691280_no_0_Black#]
“这沈厅不是沈万三的宅子,而是它的后人在清朝时才修的,那沈万三的宅子呢?”我们从双桥走过张厅、到了沈厅,妻站在沈厅门前的码头上问。沈厅的大门极为普通,没有气派的门楼,如果不是来过一次,定是要错过的,除了门口的灯笼上‘沈厅’两字,其它和别的人家没什么区别。
“沈万三的宅子应当在刚才我们所在的双桥一带,为什么叫银子浜呢?”我给她普及一下历史故事,“据传沈万三有钱是因为有个聚宝盆,呵,有取之不尽的银子,当年朱元璋想要,沈万三就给埋在了银子浜的水底下,结果气得老朱给他发配到云南香格里拉,咱要不要去把它挖走?....”呵呵,先活跃一下气氛,老婆一乐,她当然不信,
小街
[#img_691282_no_0_Black#]
“别不信,其实有些是史实,沈万三的老爹从湖州迁到周庄,就已经很有钱了,沈万三这个人又很会理财,得到过一份姓陆的财主的遗赠,元、明时期的中国并不闭关锁国,所以沈万三有小一半的财富是通过和‘老外’通商积累的,这不是我编的,可是吴晗说过的,当然,他还有很大一份田产,到了明初,他就成了江南首富,朱元璋没钱修南京城墙,他为了巴结老朱,被老朱敲了一大笔竹杠,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墙是他出钱修的,后来又因为想替皇上犒劳军队,差点被砍头,还好马皇后给说情,结果发配到云南大理!就是我们才去过的地方。”我和妻一边欣赏着江南水景,一边聊着沈万三的故事,
“是吗?发配到云南大理?!”妻一听到云南,兴趣又来了,“继续说!”
沈厅
[#img_691284_no_0_Black#]
“他到了大理也不老实,还利用茶马古道做生意,又赚了不少,生意一直做到了西藏、印度、缅甸,死后被运回周庄老家,就葬在银子浜的水底下,是座水冢。明初有不少江南富户都被迁到云南,沈万三就是其中的大户之一,所以在丽江的古镇上能看到江南水乡的影子,也就是为什么丽江会自称是‘滇北苏杭’的原因了。”
“那他没有被抄家,为什么宅子保不住呢?你看咱们在山西看的大院,不也有几百年了吗?”妻还是要问到宅子,
“他和晋商不一样,一来晋商出名的比较晚,是清未才发际的,二来晋商多不参政,沈家总想和统制者挂上关系,一个不留神就遭殃了,从他到儿子、再到孙子,因为从政被牵累多次,仅修南京城墙就消耗了他一半的财富,后来他儿子和女婿也因为党争被人诬告,结果没收田产,发配辽阳.....”
“辽阳?!..真的?!..”妻的老家就在辽阳,一听之下果然更感兴趣了,
起居
[#img_691286_no_0_Black#]
“那有什么新鲜的,明、清以来,江南籍的才子、富户大多被发配到东北,清朝还有吕留良家族,陈式家族,不是有诗说‘江南美女多辽阳’吗!江南有钱、有才的人家被发配到东北,子女间相互通婚,再加上近代日、俄统制所遗留下的外国基因和气候因素,所以现在东北的姑娘就是漂亮!”拍拍LD的马屁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虽然她们家的老根儿在山东。
“话走题了,老沈万三本来在陈友谅得势的时候就资助过陈友谅,还被树牌立传,到了陈友谅的死对头朱元璋当了皇上,还能不记恨,能杀就杀,老沈家前后三代里就有100来口被砍了脑袋,没收了两回田产,还能不没落!还好到了清代还有个儿孙争气,置下现在的沈厅,不然你到这儿只能听我说故事了,呵”
张厅的书房,比沈就不如了
[#img_691288_no_0_Black#]